本书分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四个单元,囊括了最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治医师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内经选读、伤寒论、药理学、金匮要略、温病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诊断学、诊断学基础、传染病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规、中西医结合内科等。紧扣考试大纲进行各章节针对性练习,题型全面,题量丰富,涵盖考试大纲的所有知识点,并着重突出重点、难点,帮助考生检测学习成果,强化记忆,全面分析考点、答题思路和方法,解析和临床思维结合,帮助考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是考生复习训练的考前必备用书。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中医基础理论/1
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
第二单元阴阳学说/3
第三单元五行学说/8
第四单元藏象/14
第五单元气、血、津液/24
第六单元病因/31
第七单元发病/39
第八单元病机/41
第九单元防治原则/50
内经/53
第一单元气、阴阳、五行/53
第二单元藏象/55
第三单元病机/57
第四单元病证/59
第五单元诊法/61
第六单元论治/62
第七单元养生/64
伤寒论/66
第一单元太阳病辨证论治/66
第二单元阳明病辨证论治/71
第三单元少阳病辨证论治/73
第四单元太阴病辨证论治/75
第五单元少阴病辨证论治/76
第六单元厥阴病辨证论治/79
第七单元霍乱病辨证论治/80
第八单元阴阳易瘥后劳复病辨证论治/82
金匮要略/82
第一单元痉湿暍病篇/82
第二单元中风历节病篇/85
第三单元血痹虚劳病篇/86
第四单元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88
第五单元胸痹心痛短气病篇/90
第六单元腹满寒疝宿食病篇/92
第七单元痰饮咳嗽病篇/93
第八单元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94
第九单元黄疸病篇/96
第十单元妇人妊娠病篇/98
第十一单元妇人杂病篇/100
温病学/101
第一单元温热类温病/101
第二单元湿热类温病/105
第三单元温毒类温病/110
中药学/112
第一单元药性理论/112
第二单元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115
第三单元中药的剂量与用法/117
第四单元解表药/119
第五单元清热药/124
第六单元泻下药/131
第七单元祛风湿药/134
第八单元化湿药/137
第九单元利水渗湿药/138
第十单元温里药/140
第十一单元理气药/142
第十二单元消食药/143
第十三单元驱虫药/145
第十四单元止血药/146
第十五单元活血化瘀药/149
第十六单元化痰止咳平喘药/152
第十七单元安神药/155
第十八单元平肝息风药/157
第十九单元开窍药/158
第二十单元补虚药/159
第二十一单元收涩药/163
第二十二单元涌吐药/164
第二十三单元攻毒杀虫止痒药/164
方剂学/165
第一单元概述/165
第二单元解表剂/166
第三单元泻下剂/170
第四单元和解剂/173
第五单元清热剂/175
第六单元祛暑剂/179
第七单元温里剂/180
第八单元补益剂/182
第九单元固涩剂/185
第十单元安神剂/187
第十一单元开窍剂/189
第十二单元理气剂/190
第十三单元理血剂/192
第十四单元治风剂/195
第十五单元治燥剂/197
第十六单元祛湿剂/199
第十七单元祛痰剂/201
第十八单元消食剂/203
第十九单元驱虫剂/204
第二部分相关专业知识
中医诊断学/206
第一单元问诊/206
第二单元望诊/214
第三单元舌诊/221
第四单元闻诊/228
第五单元脉诊/231
第六单元八纲辨证/236
第七单元病性辨证/240
第八单元脏腑辨证/244
第九单元其他辨证方法概要/254
诊断学基础/257
第一单元症状学/257
第二单元问诊/269
第三单元检体诊断/270
第四单元实验诊断/284
第五单元器械检查/297
第六单元影像检查/303
药理学/310
第一单元药理学总论/310
第二单元各论/312
传染病学/325
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325
第二单元各论/329
第三单元医院感染/348
医学心理学/350
第一单元心理学基础知识/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