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进程中,作为一个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影响甚远的历史现象,“水浒戏”创作及其改编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书在扎实而雄厚的文献史料基础上,立足于构建“水浒戏”在20世纪以及新世纪的知识谱系,关注“水浒戏”在历史重要时期或戏剧文学关捩点上的积极表现与身份变革,力图发掘“水浒戏”隐藏的文化内涵、内在动力与外在机制,总结其创作规律与艺术经验,追问中国古典文学、戏曲在20世纪的“现代性转化”及其生产逻辑与演化过程。同时,将“水浒戏”与社会、政治、思潮之间的关联性作为主要研究面向,揭示“水浒戏”在20世纪国家历史形态下的特殊地位、社会思想与人文精神,为百年中国戏剧打开更多的考察维度与探索空间。
凡例
引言
一、水浒戏创作及改编的历史与演变
二、水浒戏学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三、20世纪中国水浒戏的研究方法与价值
第一章水浒批评与现代启蒙
第一节政治批评与文学翻新
第二节杂糅的现代性
第三节两种启蒙及其面向
第二章从政治诉求到抗战救国
第一节政治文化与“高台教化”
第二节“侠之大者”与民族正气
第三节公义、私义及其冲突
第三章革命道路、革命想象与革命叙事
第一节旧戏的革命化叙事
……
焦欣波,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现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史研究,入选西北大学“青年学术英才支持计划”,2019年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中国水浒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项,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戏剧研究》(台湾)《戏剧艺术》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20世纪中国水浒戏研究》《陕甘宁边区旧剧改革研究》等学术专著以及诗集《垂天之鱼》,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