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讨论明清黄河故道流路变迁的过程及其影响,以河工地名信息记录较为丰富的黄河河工河道舆图为主线,结合《行水金鉴》与《续行水金鉴》等相关治河典籍中的内容,详细梳理各时期沿河地区地名目录及清代河道厅汛设置情况,并运用现代地名资料系统进行地名比对,对明清黄河故道的河流平面形态进行复原。在研究思路上,本书尝试从线状河道变迁研究深入到河道内部进行面上的流路变化研究,为历史河道变迁研究与河流动力地貌及河床演变研究的结合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尝试,也为今天的河道治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
绪 论
章 河道流路变动研究的资料、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明清黄河故道研究的定位基础——1820年河道厅汛堤段分界
第三章 明代潘季驯治河后黄河堤内流路复原
第四章 清康熙时期黄河故道内流路位置情况
第五章 清乾隆时期黄河故道内流路位置情况
第六章 清嘉庆二十五年黄河故道内流路位置
第七章 明清黄河故道流路变化的思考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