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两次大战间的维也纳新哲学与石里克的遇害
收藏
评价
进步知识分子的死与生:两次大战间的维也纳新哲学与石里克的遇害
商品编号:6242540
ISBN:9787542679000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英)大卫·埃德蒙兹|责编:苗苏以|译者:许振旭
出版日期:2023-01-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521
页数:408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7.62 (5.7折)
原价:¥66.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如果一座城市能产生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马勒、勋伯格、波普尔、哈耶克、克里姆特、卢斯——和希特勒——那么其中显然发生着重要之事……他们都渴望革除陈腐,以踏实、务实的新风取而代之。他们都不敬传统,但崇尚科学,拥抱进步,也都在推动统一化的议程……一切势利的旧时代等级制度都要一扫而空。”
“他们中几乎没有一个预见到了事件的走向。要离开奥地利,有着各种理由,包括事业的发展;但生命可能受到威胁的想法依然看似荒谬,他们大多数人仍然受着积极看待事态发展的诱惑,就比如弗洛伊德。1933年,当听说自己的书在柏林被付之一炬时,他说:‘在中世纪,他们会烧死我本人;如今,他们烧我的书就满意了。’”
“人在流亡中,往往都做着回家的梦。但如果离别非常痛苦、屈辱,使还乡几乎不堪想象,情况就不一样了……‘你会不会考虑回维也纳?’‘不,决不会!’……离开奥地利后,学圈成员生活的一大惊人之处就是他们适应英语的速度……亨普尔告诉女儿,他做梦都是用英语做的……用英语交流代表着与过去的心理决裂,标志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本书从活跃在两次大战间的一批科学、哲学界知识分子们形成的“维也纳学圈”切入,勾勒了前后约70年的相关“硬文化”兴衰嬗变,既涉及我们熟知的罗素、弗洛伊德、维特根斯坦、哥德尔、波普尔、包豪斯,更有纽拉特、卡尔纳普等枢纽性人物……他们一起点亮的旧大陆文化盛焰已在时代风雨中熄为余烬,四散的星火是否已然燎原?这幅宏大画卷不但覆盖欧美,包含科学与文艺的新气象,更有风云骤变,以及战后新哲学的硬核……性格决定命运,也与个人文化观暗暗相连。其中颇具象征意义的人物,也许就是温良的豪门学术明星石里克,专享一个被无端刺杀的人。
前言1
致谢5
1序章11
2小公鸡和大象17
3逐渐扩大的学圈31
4秃头法国国王52
5维特根斯坦施魔法啦60
6红色维也纳的纽拉特85
7咖啡与学圈97
8建筑与沙发110
9石里克不喜欢的礼物129
10外国的陌生人144
11漫长的仇恨161
12红色维也纳的黑暗岁月180
13哲学论争199
14非正式反对派225
15喂,你这该死的混蛋234
16学圈活在心中247
17出逃255
18辛普森小姐的“孩子们”270
19战时282
20流亡后的岁月306
21遗产335
出场人物表351
年表358
注释366
部分参考文献383
专名对照表392
大卫·埃德蒙兹(David Edmonds), 哲学博士,牛津上广(Uehiro)实践伦理学中心高级副研究员,哲学的公众传播者,播客Philosophy Bites的联合创办人。(合)著有《维特根斯坦的火钳》《卢梭与休谟》《你会杀死那个胖子吗?》等。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