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传统手工艺的当代性研究方面的著作。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志,它以最淳朴的形式,承载着民间的人文精神、道德追求、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知识体系。随着生产方式与社会形态的改变,许多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自成体系也自有天地的传统工艺,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来自当代社会的挑战。本书集精选了传统手工艺当代性研究的最新成果,集中讨论了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问题,以求进一步启发人们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上编
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全球化背景和国际性贡献
论艺术与手工艺的五种区分
手工艺与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重塑
传统手工业艺人群体近代化生存博弈探究
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与创造
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及其民俗过程——以云南乌铜走银技艺的生成、濒危与活化为例
手工艺美育与触感体验
从柳宗悦到柳宗理——日本“民艺运动”的现代性及其启示
从“造物”到“造境”:手工艺非遗保护的范式转换
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民间艺术的当代变迁——以手工艺为中心
后工业时代与中国手工艺
后工业时代手工艺的价值重估
下编
流动的手工艺社会:从“同乡同业”到“全域同业”的白族银器村
手工艺共同体的理论、意义及问题——以陕西凤翔泥塑村为例
记忆·审美资本·时尚——以云南剑川传统工艺创意为例
以竹为生:乡村传统手工艺的集体记忆建构及价值传承
从历史功能论角度谈传统手工艺的复兴——以潍坊风筝为例
基于民俗叙事路径的“认同性经济”建构——以传统手工技艺类非遗侗族刺绣为研究对象
风险中的具身知识:设计师介入地方传统手工艺的人类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