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数字人文与语言文学研究
收藏
评价
数字人文与语言文学研究
商品编号:6157428
ISBN:9787544792783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 主编刘颖, 姜文涛, 陆晓芳
出版日期:2022-10-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C39
页数:517
册数:1
大约重量:500(g)
购买数量:
-
+
库存:5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8.88 (4.6折)
原价:¥12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的方法逐渐深入人文学科领域,并悄然改变着其研究方法。各种电子资料库、数据库的建立和阅览检索方式的改变,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以纸质媒体为主要对象、细读为主要方法的人文学研究。本书讨论东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中数字人文与语言文学研究方面的近期新进展,以及在中国人文社会学术中开展涉及文学研究、计量语言学等跨学科范围的数字人文研究的语境条件和技术需要。所选文章从文学研究的内部需求出发,针对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化研究方法进行反思,深入研讨作为一种方法的数字人文对于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意义,探索新的技术和媒体环境下各学科间融合之可能性,希望能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贡献。
引言
第一部分:国内外研究和现状分析
数字人文作为一种方法:西方研究现状及展望
当下中国“数字人文”的境遇及意义反思
北美与西欧的数字人文中国研究状况论析
印刷文化与数字人文文学文化研究——北美英美文学文化研究学科史视野中的技术
媒体与知识生产转型
平台重构与交流复兴——媒介变革为学术期刊带来新契机
朝向“数字人文”的文学批评实践:进路与反思
忠实的工人和杰出的学者:大人文学科与知识伦理
批评的共情:弗农·李的美学及细读的起源
第二部分:研究案例
文学模式识别:文本细读与机器学习之间的现代主义
小说信仰:皈依阅读、计算建模及现代小说
社会网络分析与“《大波》三部曲”的人物功能
《盗墓笔记》与《鬼吹灯》的计量风格学研究
女性的友谊与诗——从顾太清交游网络分析看“秋红吟社”的变迁
《围城》“像型”比喻的提取与研究
自我重复与东亚文学现代性:1900-1930
第三部分:学者访谈
人文研究中的数字:弗兰科·莫雷蒂访谈
人文研究中的数字:苏真访谈
NovelTM:安德鲁·派博访谈
如何进入数字人文研究:霍伊特·朗访谈
第四部分:历史分析与反思
文化的数字丈量——“数字人文”下的人文学科
神圣阅读:从奥古斯丁到数字人文主义者
正典/档案:文学场域大型动力学
缺席的图像:档案沉默、数据视觉化和詹姆斯·赫明斯
致谢
刘颖: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研究领域为计算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计量语言学。著有《计算语言学》等六部著作。在国内外计算语言学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姜文涛: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校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邀访学者(2021)。研究方向为英国长18世纪的情感研究与印刷文化、比较文学、文艺理论和数字人文。自2016 年起与戴安德(Anatoly Detwyler)主持《山东社会科学》“数字人文:观其大较”学术专栏。陆晓芳: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编审。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编辑学和数字人文。策划编辑的跨学科专栏“数字人文:观其大较”获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特色栏目专项资助两次。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