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内容鸿博,思想深邃,兼综儒墨名法道百家之学,为杂家之始祖,是研究周秦思想文化的宝藏。。《吕氏春秋》是吕不韦召集众宾客纂集而成,吕不韦是召集人,也是组织者。《吕氏春秋》成书后,汉代多人为之作注,现存最早的注本是汉代高诱《吕氏春秋训解》,最早的刻本是元代至正六年(一三四六)嘉兴路儒学刻本,简称元刻本或元本。本书据上海图书馆藏元至正本影印出版,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为研究和阅读《吕氏春秋》提供了一套优秀的古籍。
第一册
序一五
总目九
序二二九
卷一孟春纪三三
卷二仲春纪五九
卷三季春纪八三
卷四孟夏纪一〇七
卷五仲夏纪一二九
卷六季夏纪一四九
卷七孟秋纪一七一
卷八仲秋纪一九三
卷九季秋纪二一三
卷十孟冬纪二三五
第二册
卷十一仲冬纪一
卷十二季冬纪二三
卷十三有始览四五
卷十四孝行览七三
卷十五慎大览一二三
卷十六先识览一六七
卷十七审分览二〇七
第三册
卷十八审应览一
卷十九离俗览四三
卷二十恃君览八三
卷二十一开春论一二七
卷二十二慎行论一四九
卷二十三贵直论一七三
卷二十四不苟论一九七
卷二十五似顺论二一九
卷二十六士容论二四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