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游杂记》收录了《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其中《欧游杂记》收录游记11篇,《西行通讯》为附录,《伦敦杂记》为9篇。作者以写景为主,再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苍茫异国他乡的自然风光和风俗民情,让今天的人们在欣赏其优美的文字的同时,对历史、自然、世界有了更多的了解。
欧游杂记
威尼斯007
佛罗伦司013
罗马020
滂卑故城030
瑞士035
荷兰044
柏林053
德瑞司登063
莱茵河068
巴黎072
西行通讯(附录)100
伦敦杂记
三家书店117
文人宅128
博物院137
公园147
加尔东尼市场156
吃的159
乞丐166
圣诞节171
房东太太176
附录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16年中学毕业后成功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9年开始发表诗歌。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成为“为人生”代表作家。1926年,与叶圣陶等创办了我国新文学目前第一个诗刊——《诗》月刊,倡导新诗。次年,发表长诗《毁灭》,引起当时诗坛广泛注意,继而写《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文集《踪迹》出版。1925年,应清华大学之聘,任中文系教授。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同时致力于古典文学研究。1928年,第一部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0年,代理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次年,留学英国,并漫游欧洲数国,著有《欧游杂记》《伦敦杂记》。1932年回国。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于北平,年仅50岁。 所作《背影》《荷塘月色》等篇,为中国现代散文早期代表作,并有《朱自清全集》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