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飞、李毅民编著的《趣味皮影》从皮影的起源、传说、文化价值,皮影戏的地域特色、艺术表现形式、人物造型,皮影的种类、制作,皮影戏班子、剧本、唱词,皮影骚戏,皮影画长卷等方面,通过大量的资料和文化信息,丰富多彩的皮影图案,全面介绍皮影的发展历史及艺术特色。本书选用660多件(组)皮影图案。具有知识性、观费性、趣味性,可供收藏爱好者鉴赏,美术爱好者参考。
第一章风靡千载的皮影戏
一、皮影的起源
二、皮影的传说
三、皮影戏的传播
四、皮影的艺术价值
五、皮影的文化价值
第二章皮影戏的地域特色
一、皮影戏的流派
二、陕西皮影
三、滦州(唐山、东北)皮影
四、湖北皮影
五、四川皮影
六、纸影戏、灰皮皮影
第三章皮影的艺术表现形式
一、影像造型艺术的特征第一章风靡千载的皮影戏一、皮影的起源二、皮影的传说三、皮影戏的传播四、皮影的艺术价值五、皮影的文化价值第二章皮影戏的地域特色一、皮影戏的流派二、陕西皮影三、滦州(唐山、东北)皮影四、湖北皮影五、四川皮影六、纸影戏、灰皮皮影第三章皮影的艺术表现形式一、影像造型艺术的特征二、衬景造型三、道具造型四、牲畜、禽兽造型第四章皮影人物的造型一、头茬造型二、身段夹子造型三、旦角造型四、净角造型五、神仙、妖魔造型第五章皮影的制作一、皮影材质的加工二、皮影的落样、刻制三、皮影的敷彩、装订第六章有声有色的皮影戏一、皮影戏班轶事二、皮影戏演唱“五人忙”三、皮影艺术丰富的表现力第七章皮影戏剧目与声腔一、独特的皮影剧本二、丰富的传统剧目三、别有韵味的唱词四、独树一帜的声腔第八章原汁原昧的三秦皮影骚戏一、诙谐生动的皮影骚戏二、《张三怕婆娘》三、《两口子闹仗胡搅火》四、《三怕妻》第九章传承与创新一、《关中社火》皮影画长卷二、《武则天》皮影画长卷三、皮影艺术的新天地参考文献后记
杨飞 山西芮城人。1932年生。1949年随部队到西安参与建设西北艺术学院。1960年,调到陕西省木偶皮影剧团(后改名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从事木偶、皮影设计和制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自办中国首家民间皮影木偶艺术馆,收藏的明清时期各种演出皮影有些已属珍罕品。出版有《陕西皮影艺术》。李毅民 笔名尕丁,河北冀县人。1950年生。高级工程师。1992年9月参与创办《收藏》杂志,曾任主编。现任中华全国集邮联会士、理事、学术委员,陕西省集邮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西安市收藏协会名誉会长,中国当代十大名窑产业联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