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味篇》选自《吕氏春秋》第十四卷,文中记载了伊尹以至味说汤的故事。鲁迅认为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篇小说。不仅如此,本篇还保存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饪理论,提出了一份范围很广的食单,记述了商汤时期的天下之美食。它所提出的烹调理论,所列举的各地名产是有一定依据的,它部分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了解我国烹饪发展的历史有一定帮助。本书由《吕氏春秋(本味篇)》的《译注》和《比义》合编而成。
译注
比义
吕不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太子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