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为什么有些歌曲、电影、游戏、应用程序或名人会爆红,而另一些则会失败?“走红”到底是运气还是有科学依据?本书虽名为“流行之道”,但并不能揭示某种单一的流行秘密——流行从来没有完整和完美的公式,因为假如有的话,每个人都会竭力仿效它,那么流行物反而随之变成大路货了。然而,尽管没有流行的成功公式,但流行背后还是有规则可循。这些规则事关我们为什么喜欢我们喜欢的东西,以及流行背后的文化是如何变化的。本书试图探讨这些规则,并折射流行背后的文化变迁。
第一部分顺流而为
TikTok的流行之道
15秒会造就什么?
未来每一位名人都是网红
马斯克:钢铁侠还是魔法师?
贝佐斯:想大事,但从小事干起
当麦克卢汉驾上特斯拉
智能汽车:移动时代的里程碑
第二部分逆流而思
潮流陷阱:“风口”还是“虎口”?
元宇宙社会的新乌托邦想象
流量密码
人工智能不智能
量子伦理
区块链“杀手”
消费技术近期新的“大决战”
直播电商从风光到失色
汹涌暗流:不为人知的盲点
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危机时刻的公共利益与个人隐私
数字弃民
新数字鸿沟
技术改变了青春期的面貌
乔布斯:互联网历史上优选的“罪人”
社交媒体何以变成愤怒机器
永远生活在别处
第三部分大潮反卷
互联网作为知识媒介
历史的“插入语”
没有历史感会怎样?
人类历史的枢纽期
全球化已在我们身后
“技术解决主义”的愚蠢
人类步入“危机社会”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
因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而被誉为“数字时代的严复”,研究领域为数字媒介与数字社会、网络政治学、数字经济与管理,是国内媒介生态领域最有发言权的学者之一,在《财新》《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等平台发表专栏文章。 2018年,被Thinkers50(全球管理领域的权威排行榜)选入“Thinkers50 雷达”名单,名列可能对未来组织机构的管理和领导方式产生深远影响的30位世界思想家之一。
译著:《数字化生存》(1996)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2009)
《知识的边界》(2014)
著作:《网络为王》(1997)
《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2008)
《数字位移:重新思考数字化》(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