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杰(1904—1977)是我国有名的文学史家,学术造诣卓著,其学术论著《魏晋思想论》(中华书局1935年初版)、《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华书局1949年初版)、《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初版)等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享有盛誉,发表于各报刊的多篇论文也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他还是成就斐然的作家,上世纪20年代起,他在就读于武昌高等师范学堂、赴日留学期间即开始文学创作和翻译,20年代至30年代著有小说、散文集《渺茫的西南风》(北新书局1926年版)、《支那女儿》(北新书局1928年版)、《白蔷薇》(东南书店1928年版)、《盲诗人》、《昨日之花》(北新书局1930年版)等,以及长篇小说《三儿苦学记》,还发表许多小说、诗歌、散文、剧本、文艺评论和文学翻译著作。
本书分为学术论著和文艺创作两大部分,第一辑选取他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论文共18篇,内容包括关于古典文学重要问题的综论,第二部分选取他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文艺创作作品共9篇,内容涵盖小说、剧本、散文及文艺评论等文体,皆为受到当时读者喜爱的佳作。
前言
上编学术论著
魏晋学术思想界的新倾向
中国古典文学与现实主义问题
中国古典文学史中现实主义的形成问题
关于《中国文学发展史》的批评
关于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再谈《胡笳十八拍》
关于曹操的人道主义
论陈子昂的文学精神
杜甫的道路
柳宗元及其散文
李煜词话
黄庭坚的诗论
《儒林外史》与讽刺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