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插图本中国历代科技史丛书》分册之一,丛书以时代为轴,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辉煌成就及其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大贡献,刻画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发展脉络,从而让读者建立起对中国科技发展历史的知识框架。本书着眼讲述明代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内容涉及数、理、化、天、地、农、医、建筑、航海及科学思想等诸多领域。作者引用大量详实的资料,将史料、传说和出土实物相联结,同时将孕育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背景、民生百态娓娓道来。笔触既侧重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又不失细致入微。
一 明代科技概述
二 数学
(一)数学发展的阶段特征
(二)《一鸿算法》
(三)《算法统宗》
(四)《算法纂要》
(五)珠算的发展与普及
三 物理学
(一)电、磁学知识
(二)声学知识
(三)力学知识
四 化学化工
(一)火药理论
(二)琉璃釉色
(三)黄铜冶炼
(四)矾化学
(五)楮皮纸
五 天文学
(一)行星运动控制力
(二)星图
(三)周述学与计时器
(四)航海天文——过洋牵星术
六 地学
(一)王士性与地理学
(二)徐霞客和《徐霞客游记》
(三)测量与绘图
(四)商编路程图记
(五)水利著作与水利人物
七 生物学
(一)对生物遗传性和变异性的认识
(二)对动物和人体生理节律的认识
(三)朱橚《救荒本草》
(四)《闽中海错疏》
八 农业科技
(一)农书的特点与成就
(二)水土保持理论
(三)《便民图纂》与《沈氏农书》
(四)番薯的引进和传播
九 医药学
(一)药物学
(二)方剂学和炮炙法
(三)戾气学说
(四)分支学科
(五)养生知识
(六)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十 矿冶
(一)找矿与采矿技术
(二)失蜡法的应用
(三)钢铁冶炼术
十一 建筑与造船
(一)营建都城
(二)江南园林
(三)沙船
……
十二 陶瓷、火器和漆器
(一)陶瓷技术
(二)火器专家赵士桢
(三)黄成与《髹饰录》
十三 中外科技交流
(一)天文学
(二)数学
(三)地学
(四)王徵与《远西奇器图说》
(五)《西法神机》
十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