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孟子》七篇,共二百六十章,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论和活动。孟子发扬了春秋时期出现的“民本”思想,认为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必须坚持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其文章雄辩色彩极浓,充满论战性质,还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来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本书对孟子各篇内容进行了详细准确的译注,使读者能在阅读中领悟孟子思想的风采和内涵。
第一篇 梁惠王上
第二篇 梁惠王下
第三篇 公孙丑上
第四篇 公孙丑下
第五篇 滕文公上
第六篇 滕文公下
第七篇 离娄上
第八篇 离娄下
第九篇 万章上
第十篇 万章下
第十一篇 告子上
第十二篇 告子下
第十三篇 尽心上
第十四篇 尽心下
文澜,青年作家。毕业于厦门大学,有深厚的历史文学功底,一直对儿童文学和儿童阅读很感兴趣,并长期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作品风格独特,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与内涵,深受少年儿童读者的喜爱。致力于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出真正贴近童心、自然而真诚的作品,把好的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曾在《快乐童话》《中外童话故事》等刊物发表大量作品,作品入选《中国儿童文学年选》《中国青春文学精选》《中国校园文学精选》等文学合集十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