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80年代口述历史从西方引入以来,中国口述历史无论是理论方法的探讨,还是口述访谈成果的展现,抑或是口述历史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形成了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口述历史特色。中国现代文化学会口述历史专业委员会编选出版的这部《中国口述历史理论》,集中展现了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口述历史理论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成绩,总结了中国口述历史发展的宝贵经验,展现了中国口述历史学界的理论探索成果,旨在推动中国口述历史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访谈实践与理论提升的互动中推进中国口述历史(编者前言)
口述历史的性质及作用
口述史的价值
口述与文字,谁能反映历史真相
公众史学视野下的口述史性质及意义
作为活人历史研究的口述史
关于口述史几个基本特征的思考
口述历史与记忆问题
历史记忆、历史叙述与口述历史的真实性
固化、中介与建构:口述历史视域中的记忆问题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的社会建构
口述历史:个人记忆与人类个体记忆库
口述历史方法
“心灵考古”:口述历史的方法与模式探索
叙事谜题:再论口述历史与心灵考古
“导演”与“主演”:访谈者与口述者的角色及其职责
多轮访谈:口述历史访谈的突出特征
试论口述史文章的仿真度
如何提升口述史的可信度
史料、社会建构与行动:口述史的三重理论向度
口述历史现状
中国口述历史的兴起与发展态势
关于口述史的思考
与古为新:口述历史新书过眼录
当代西方口述史学的六大理论转向
口述历史的应用
口述史的实践与体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口述史研究
口述历史与国史研究
话语博弈——音乐口述史的内在张力及其多种类型辨析
试论口述历史对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的几点启示
乡民的生命叙事与口述历史的多重价值
口述史料的价值与局限——以科学处自然科学组成员的群体访谈为例
心灵的集体化:陕北骥村农业合作化的女性记忆
论口述历史研究中的人生史阐释模式——兼论如何完善“生命历程理论”
左玉河,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社会文化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中华口述历史研究会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及社会文化史研究。出版有《张东荪文化思想研究》《张东荪传》《张东荪学术思想评传》《从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学术分科与近代中国知识系统之创建》《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婚丧嫁娶》《移植与转化:中国现代学术机构的建立》等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