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是古代春秋战国至汉代写在绢帛上的文书。帛书又名缯书,是以白色丝帛,即本色的初级丝织物为书写材料,常常有“竹帛”并举,并且帛是其中贵重的一种。现有最早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完整帛书,以及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为大宗。就书法而言,布局大体齐整字体扁平而稳定,笔法圆润流畅,介于篆隶之间,这种将文字艺术化的追求,深受广大书法者的爱好。为更好地配合广大书法家、书法爱好者进行帛书的创作,本书针对条幅幅式产生的渊源、特征等进行集字谋篇,并对其章法布局逐一评说,在评说中欣赏,在欣赏中学习章法布局的有关知识,力求图文并茂,言之有物,论之有据,使之成为书法家、书法教育者、书法爱好者的一本参考书、教科书。
一字篇
学
勤
国
法
二字篇
德行
穷达
人材
修身
三字篇
天行健
清慎勤
和为贵
春满园
四字篇
道法自然
礼义廉耻
物腐虫生
亲仁善邻
宁静致远
为政以德
五字篇
万里尚为邻
圣人无常心
诗文随世运
贫贱不能移
相知无远近
六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