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运河》是史念海先生推进历史地理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它以运河变迁为切入点,网罗历史事件与其中的人事变动,反映了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
它让我们看到了运河那交织着无数赞歌和悲剧的历史,也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与运河的盛衰息息相关的社会图景。史先生的《中国的运河》兼合了历史的质感和现实的品格,开启了当代中国运河历史研究的先河。
序言
第一章 远古时期自然水道的利用
第二章 先秦时期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第三章 秦汉时期对于漕运网的整理
第四章 东汉以后漕运网的破坏与补缀
第五章 隋代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
第六章 政治中心地的东移及运河的阻塞
第七章 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废弛
第八章 大运河的残破及恢复
后记
编后记
史念海(1912-2001),山西平陆人,字筱苏。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主要创建人与开拓者。1932年考入辅仁大学历史系。1934年加入禹贡学会,协助顾颉刚编辑出版《禹贡》杂志,并为杂志供稿。1941至1948年,辗转重庆、兰州、西安等地,被聘为国立编译馆副编审,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教授。1948年后,被聘为西北大学、西安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历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长,陕西省历史学会会长,中国古都学会会长。著有《河山集》《中国的运河》《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中国疆域沿革史》(与顾颉刚合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