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圣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孔子世家》,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第一篇传记。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重为孔子作传。其宗旨, 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本书提要钩玄, 折衷群言,而以《论语》为中心大本。其间取舍从违,实不专为讨论孔子之一生,乃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一部人人必读书。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序言
再版序
第一章 孔子的先世
一 弗父何
二 正考父
三 孔父嘉
四 孔防叔
五 叔梁纥
第二章 孔子之生及其父母之卒
一 孔子之母
疑辨一 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
二 孔子生平
疑辨二 孔子生平
三 孔子父母卒年
疑辨三 孔子少孤不知父墓
第三章 孔子之早年期
一 孔子之幼年
二 孔子十五志学
三 孔子初仕
第四章 孔子之中年期
一 孔子授徒设教
二 孔子适齐
疑辨四 孔子适齐诸节
三 孔子反鲁
疑辨五 孔子五十学易
第五章 孔子五十岁后仕鲁之期
一 孔子出仕之前缘
疑辨六 阳货为大夫与公山弗扰以费叛
二 孔子为中都宰至为司空、司寇
疑辨七 孔子为大司寇及诛少正卯
三 孔子相夹谷
疑辨八 穀梁与史记夹谷之会
四 孔子墮三都
第六章 孔子去鲁周游
一 孔子去魯
疑辨九 孔子为师己之歌
二 孔子适卫
三 孔子过匡过蒲
疑辨十 孔子围于匡与过宋遭司马魋之难
疑辨十一 孔子将渡河西见赵简子
四 孔子反卫出仕
疑辨十二 孔子在卫主蘧伯玉家
疑辨十三 子见南子
五 孔子去卫
疑辨十四 孟子言孔子未尝终三年淹
六 孔子过宋
七 孔子至陈
疑辨十五 孔子两至陈
疑辨十六 陈蔡大夫谋围孔子
疑辨十七 楚昭王迎孔子
八 孔子至蔡
九 孔子自蔡反陈
一〇 孔子自陈反卫
疑辨十八 卫孝公与陈愍公
一一 孔子自卫反鲁
疑辨十九 季桓子临死嘱康子召孔子
疑辨二十 季康子以欲召孔子问冉有
第七章 孔子晚年居鲁
一 有关预闻政事部分
二 有关继续从事教育部分
疑辨二十一 宰我列言语科
疑辨二十二 有若状似孔子
三 有关晚年著述部分
疑辨二十三 孔子删诗
疑辨二十四 孔子序书作易传
第八章 孔子之卒
一 孔子之卒与葬
疑辨二十五 孔子泰山梁木之歌
二 孔子之后世
三 孔门七十子儒学之流衍
孔子年表
附录一 读胡仔孔子编年
附录二 读崔述洙泗考信录
附录三 读江永乡党图考
附录四 旧作孔子传略
附录五 旧作论语新编
钱穆先生(1895—1990),字宾四,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教授,也曾任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移居台北,1990年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在现代中国学术目前占有重要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