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传承与发展:教育科学探索丛书·新文化运动中“儿童的发展”
收藏
评价
传承与发展:教育科学探索丛书·新文化运动中“儿童的发展”
商品编号:1443033
ISBN:9787516115275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王浩著
出版日期:2012-1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619.29
页数:211
册数:1
大约重量:338(g)
购买数量:
-
+
库存:100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3.9 (5.3折)
原价:¥4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传承与发展:教育科学探索丛书·新文化运动中“儿童的发展”》基于列新文化运动的理解与把握,在探讨“儿童的发现”勃然兴起的基础上,依据文献,相对完整地梳理出“儿童的发现”中有关儿童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儿童的发现”具体内容的特点,然后归纳出“儿童的发现”的实质;紧接着,借助又献分析与总结“儿童的发现”的历史贡献以及“儿童的发现”的历史局限性;最后阐述“儿童的发现”对现今中国儿童教育研究。
  儿童教育实践以及传统文化中儿童观的当代转型所具有的启迪意义。
绪论 儿童被中国发现了吗
一 研究缘起
二 概念界定
(一)新文化运动
(二)儿童
(三)发现
(四)儿童的发现
三 文献综述
(一)各类期刊
(二)学位论文
(三)儿童文学著作
(四)儿童教育学著作
(五)研究文献的简要述评
四 研究内容
五 研究方法
六 相关问题
(一)研究资料问题
(二)字词行文问题

第一章 “儿童的发现”的勃然兴起
一 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
二 已有历史的传承与延续
三 西方学说的东渐与影响
(一)人权学说的输入与影响
(二)进化论思想的输入与影响
(三)生命哲学思想的输入与影响
(四)人类学观念的输入与影响
(五)儿童心理学的输入与影响
(六)儿童教育学的输入与影响
(七)儿童学的输入与影响
四 先进知识分子的个人因素
(一)个体文化生活背景
(二)爱的情感
五 小结:民族国家框架下的“儿童的发现”

第二章 儿童问题的全面关注与重视
一 先进入土演说的重要论题
二 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话题
三 进步社团开展活动的主题
(一)文学社团活动的重要主题
(二)教育社团活动的重要主题
四 儿童报纸杂志的崛起
(一)儿童报纸的兴起
(二)儿童刊物的兴起
五 儿童书籍的破茧成蝶
(一)“儿童书籍”的翻译与出版
(二)“儿童的书”的翻译与创作
六 小结:日益受到重视的儿童

第三章 “儿童的发现”的内容及特色
一 “儿童的发现”的具体内容
(一)“童年的再现”与儿童话语分类
(二)为成人的儿童话语
(三)为儿童的儿童话语
二 “儿童的发现”内容的特色
(一)时代特色
(二)永恒特色
三 小结:“儿童的发现”的昨天与今天
(一)儿童文学领域
(二)儿童教育学领域

第四章 “儿童的发现”的消退
第五章 “儿童的发现”的评价
第六章 “儿童的发现”的现实启示
结语 中国亟须一场新的“儿童的发现”运动
参考文献
致谢
  王浩,1980年生于河南鄢陵。200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获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系,获博士学位。现为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与兴趣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儿童哲学等。曾发表学术论文与教育随笔十余篇,参编著作一部。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