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国家文化公园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20ZD02)的研究成果之一。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黄河文化为核心,形成了中华文明。本书研究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分为概论、目标体系与遴选标准、管理体制、利用机制、法规与政策、国别案例比较研究六部分。研究从文化遗产、国家公园入手,延伸到国家文化公园,参阅大量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涉及美国、日本、英国、智利、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西班牙、韩国等国家的经验与模式,为国家文化公园的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第一章 国家文化公园的思想与体系
第一节 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与思想
第二节 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体系
第二章 黄河文化概述
第一节 黄河文化概念
第二节 黄河文化区
第三节 黄河文化特征
第三章 黄河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黄河文化遗产概况
第二节 黄河文化遗产分类
第四章 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
第一节 黄河流域非遗概况
第二节 黄河流域各省(自治区)非遗资源
第三节 非遗保护和管理现状
第五章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点难点
第一节 黄河文化的特殊性
第二节 黄河生态的脆弱性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
第四节 黄河管理单位的多重性
第六章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资源维度
第二节 文化维度
第七章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创新顶层设计
第二节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节 实现综合利用
第四节 完善协调发展机制
第八章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管理体制
第一节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模式
第二节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管理体制
第三节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经营机制
第九章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利用机制
第一节 国内经典案例
第二节 国外经验借鉴
第三节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可持续利用机制
第四节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旅游利用模式
第十章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保障体系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