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不语斯为圣”,孔子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在于他的高明,而在于他的平凡,他所提出的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家家之言,也就是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共同问题,可以见之于每一个人的共同状态;孔学之有价值,不在于深奥,而在于切近,适用于每一个人。
本书探讨孔子乃至儒家思想的特质与得失,尤其是它被忽略、被误解的地方,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以《论语》为中心,结合《礼记》《左传》及相关论述,系统解读孔子的为己之学和为政之学,即如何做人与如何治国,亲亲相隐、以直报怨、义利之辨等千年以来聚讼不已的儒家“大哉问”,乃至儒家政道的特质、得失以及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也得到逐一澄清。
上编
第一章 仲尼身世
第二章 春秋之世
第三章 孔子何惑
第四章 仁:一种道德情感
第五章 推己之谓恕
第六章 仁、义、礼一以贯之
第七章 君子与小人
第八章 权:“是是”之间
下编
第一章 儒家政道之得失
第二章 儒家平等观
第三章 儒家礼与法
第四章 亲亲相隐困境
周国正,荣休教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日本京都大学研修员,执教过香港浸会大学等多所大学,现长居于英国。研究范围包括文字学、中国语言学、中国文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