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十六讲》是辛意云在台湾“建国中学”国学社的授课之稿,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用孔子与弟子聊天的方式传授心法,从青年的问题与烦恼入手,提出读书是解决烦恼的途径。辛意云通过传统经典,教青年认识中国文化之精神,获得人生经验与智慧,获得生命喜悦之道的途径。
书中通过《论语》,教人学做人、知爱人,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大学》教人懂修身;通过《中庸》教人学用情,通过《庄子》教人学修养等。
辑一 如何唤醒青年力
青年的问题与烦恼 3
时代与人物 30
献给青年朋友的好书 42
青年与文化 50
辑二 经典教你看人生
漫谈中国学术特质 61
读《论语》学做人 68
爱、学习与生活——《论语》所探讨的心灵世界 91
中国文化之精神——《论语·学而》第一章试解 104
《大学》——也是大觉之道 113
从人生的情意看中国文化——《中庸》 124
两千三百年前的情商理论——《中庸》 143
辑三 处世的智慧
闲谈修养 157
《庄子·逍遥游》释义 170
《史记·管晏列传》第一讲 192
古老的智慧、现代的经营——《孙子兵法》 206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220
辛意云,有名国学家、教育家、演讲家和美学家,钱穆关门弟子,并师从爱新觉罗•毓鋆研习中国传统经典。治学以中国古代思想、哲学、文学、美学等为主,长期在台湾的学校、民间推广传统经典教育及传统艺术活动,讲授《论语》《老子》《庄子》《史记》《诗经》《中国哲学史》《中国美学》《墨子》等。
辛意云曾任台湾“建国中学”语文教师,多次创造台湾高中升学纪录,是白先勇昆曲《牡丹亭》青春版的主创之一。
自2000年起,辛意云担任教育部“国培计划”师德培训者研修项目暨京师好老师生命成长营特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传统文化进校园师资班”特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