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人民民主的道路选择,具有鲜明的国家主导和治理导向的特征,这也显著区别于西方的自由民主所宣称“强社会弱国家”乃至“国家退却”的理念。那么中国民主道路的特征和优越性在哪里?本书旨在讲好中国的民主故事,阐释中国式民主的逻辑。除前言之外,全书分为九章,凡25万字,分别论述了“国家建构与民主治理之间的张力与融合”“中国式民主的争论、内在逻辑及其建构”“作为价值追求的民主:自治、参与、协商”“基于协商的民主治理:共治型国家的构建”“基于限权的民主治理分权型国家的塑造”“政党自律法制化使党内民主运转起来”“围观考察基层民主:国家基层治理的绩效”“基于共识的民主治理:为转型国家提供秩序前提”以及“国家治理现代化与中国‘新型民主’的关系互塑:基于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思考”九个论题,深入浅出,阐述了中国人民民主的内在理论逻辑。
前言:讲好中国的民主故事,阐释中国民主的内在逻辑1
一、为什么基于国家来谈中国的民主?1
二、文献综述3
三、澄清中国民主的内在逻辑6
第一章国家构建与民主治理之间的张力与融合1
第一节国家建构与民主选择之间的争论及中国道路2
一、冲突论2
二、融合论3
三、基于融合论的中国道路5
第二节制度化建构与民主化治理构成中国道路双轨驱动机制7
一、国家与民主的均衡发展的必要性8
二、“国家引导民主”与“民主重塑国家”相辅相成11
三、“制度化建构”与“民主化治理”双轨驱动促进国家繁荣12
第三节中国现代国家与民主成长相互促进的历史沿革13
一、国家建构阶段,救亡图存优先于公民权利的历史规定性14
二、国家建设阶段,实质性民主权利源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定性15
三、国家治理的阶段,民主制度化和常态化源自现实的规定性17
第四节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中国民主实践促进现代国家的成长18
一、人民民主的内涵和制度化19
二、党内民主:中国民主化道路的突破口22
三、“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27
第二章中国式民主的争论、内在逻辑及其建构29
第一节关于中国民主的争论:中国式民主模式是否成熟30
一、认为中国式民主模式已经成立的观点:特征与原因30
二、三种反对在中国进行民主化的论点31
三、中国式的民主模式并没有形成:民主化的进程仍在路上32
第二节民主的不等式:澄清对于民主的认识误区34
一、民主化不等于西化34
二、民主不等于选举35
三、民主不等于多党制36
四、民主不等于不要权威36
五、民主不等于繁荣37
第三节中国民主的特征:国家主导的复合型人民民主37
一、问题的提出:理性审视民主38
二、对中西民主特征透析:逻辑起点、驱动机制和价值期许39
三、“以问题为导向”来客观审视中西民主面临的困境40
四、复合民主:超越中西民主之争的路径选择43
第四节“三维结构”建构中国民主: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国家与社会关系46
一、对西方自由民主依赖的国家与社会二元对立逻辑的客观审视48
二、马克思民主观:人、民主与国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51
三、建构中国民主的“三维结构”52
第三章作为价值追求的民主:自治、参与、协商58
第一节社会大转型对民主提出新要求:找回主体59
一、时代变迁:从工业社会到风险社会59
二、空间转场:从“生产政治”到“消费政治”60
三、对民主工具化的反思:找回人自身60
第二节自治的价值追求:对代议民主和精英民主的检视63
一、代议制民主的必要性与困境63
二、精英民主的必然性与困境:精英的荣誉与精英的异化68
三、如何把代表嵌入民众:处理好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关系72
第三节参与的价值魅力、参与的方式及参与的局限性73
一、参与的价值魅力74
二、参与的方式77
三、参与的局限性:对参与效能与参与范围的反思79
第四节协商价值的道德基础及其澄清83
一、协商价值的道德基础83
二、为什么基于协商来实施国家治理?86
第四章基于协商的民主治理:共治型国家的构建89
第一节协商的局限性及可行性92
一、协商的局限性93
二、从构成协商的要素看协商何以可能95
三、身份不对等条件下如何使协商自治成为可能100
第二节中西方协商民主的比较103
一、我国协商政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区别与联系103
二、西方协商民主的内在逻辑及其启示105
第三节中国式协商政治106
一、对协商政治的国内历史考察106
二、中国式协商政治运转的困境109
三、更好推进中国协商政治的路径选择111
第五章基于限权的民主治理:分权型国家的塑造116
第一节化解科层行政管制与现代公共治理之间的张力116
一、历史梳理行政权经历的三次大的变迁117
二、科层行政管制与现代公共治理之间的张力118
三、以问题为导向:走出集体行动的秩序困境121
第二节行政民主:从非行政强制的视角来审视125
一、西方公共行政发展变迁对行政民主的诉求及对我国的启示125
二、对中国推行行政民主的历程考察128
三、行政民主在推进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130
四、探索完善行政民主的路径133
第三节党内民主:从政治自律法治化的视角审视134
一、以政党自律法治化确保党内民主134
二、完善中国一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需要政党自律1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