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文心雕龙
收藏
评价
文心雕龙
商品编号:1433635
ISBN:9787516900581
出版社:华龄出版社
作者: 董家平,安海民著
出版日期:2012-07-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I206.2
页数:368
册数:1
大约重量:589(g)
购买数量:
-
+
库存: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0.65 (5.9折)
原价:¥3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研究》是对《文心雕龙》总体的全面探讨与辨析。于是,就超越了我及弟子们以往研究《文心雕龙》囿于篇章的微观范畴,而将视野纵横驰骋于整部原作了。全书除序言外,共有《文心雕龙》总论、《文心雕龙》文体论、《文心雕龙》创作论、《文心雕龙》批评论凡四部分组成,这样的架构,是符合目前学界对《文心雕龙》理论体系较为首肯的认识的。如以郑振铎先生为代表的一代文学史家,就将《文心雕龙》视作是批评文学发端时期“空前的伟作”,且认为可分为文学通论、文体论、修辞的原理和方法论等“三个部分”。
代序
第一卷《文心雕龙》总论研究
绪论
第一节《文心雕龙》著述之目的
第二节《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乃《文心雕龙》之总论
第一章原道:从“文”的本体论、生成论、功效论揭橥为文之本原
第一节文本于道,明其本然
第二节圣人“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遵循了天道自然之法则
第二章树立为文之范式与衡文之准则
第一节征圣立言,则文其庶矣
第二节宗经:为文应以经书为正式与典则
第三章明确为文之途径与趋向
第一节正纬:芟夷谲诡,探其雕蔚
第二节辨骚: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

第二卷《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
绪论
第一节《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缘起与国内外《文心雕龙》文体论研究概况
第二节《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切人点与研究范围
第一章《文心雕龙》文体论的基础与文体分类
第一节《文心雕龙》文体论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文心雕龙》文体分类论
第三节《文心雕龙》文章体裁渊源与文体理想风貌
第二章《文心雕龙》文体内容论
第一节《文心雕龙》文章体裁内容论
第二节文体时代论
第三节文体地域论
第四节文体评价与作家风格论
第五节文体风格论
第三章《文心雕龙》文体特质论
第一节体性论
第二节体势论
第三节体要论
第四节体用论
附录:《后汉书》所提到的文体形式

第三卷《文心雕龙》创作论研究
绪论
第一节《文心雕龙》创作论研究范围与学术背景
第一章作家修养论
第一节作家品德修养论
第二节作家心性修养论
第三节作家才学修养论
第二章艺术构思论
第一节心物感应论
第二节艺术想象论
第三节意象论
第三章创作技巧论
第一节创作技巧论形成的原因寻绎
第二节谋篇布局论
第三节修辞技巧论
第四章作品优劣论
第一节内容和形式关系论
第二节圆其骨采,练其风辞:对文章创作的总体要求
第三节继承和革新关系论

第四卷《文心雕龙》批评论
绪论
第一章梓材之士:《文心雕龙》关于作家的批评理论
第一节君子藏器:评论作家应注重其品德修养
第二节群才之俊:评论作家应注重其艺术才能
第三节从文学立场出发:刘勰评论作家的原则
第二章华实相扶:《文心雕龙》关于作品的批评理论
第一节文附质:评论作品应立足于其充实的内容
第二节质待文:评论作品应兼顾其完美的形式
第三节文质相称:刘勰评论作品的原则
第三章逢其知音:《文心雕龙》关于读者的批评理论
第一节知音其难:难逢知音原因的探讨
第二节千载“不”一:成为知音的途径
第三节见异唯知音耳:刘勰评论读者的原则
参考文献
后记
暂无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