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将体育、艺术、科学、哲学、军事等融为一体的高尚智力游戏,千余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与推崇。新中国成立50余年来,国兴棋盛,象棋迎来了新生,进入到蓬勃发展的新时代:棋赛频繁,新人辈出,佳局无数,棋艺丰收。象棋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n笔者长期从事象棋资料的收集、各种素材的积累工作,从事棋艺理论的研究和写作,40余年发表各类棋评文章1500条篇,各类专著棋谱22部,工作和生活已经融入到整个象棋事业之中。\n《中国象棋海外经典名局》是《中国象棋经典丛书》中的一部,着重介绍了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2007年经过精选的经典名局,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战术技巧精致,可读性强。
一、当头炮对屏风马(38局,1~38)\n第1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和)香港地区徐耀荣\n第2局 新加坡沈云清(红先负)新加坡王英才\n第3局 中国内地王嘉良(红先胜)香港地区李旭英\n第4局 中国内地朱永康(红先和)香港地区徐耀荣\n第5局 中国柳大华(红先负)泰国刘伯良\n第6局 泰国谢盖洲(红先负)中国李来群\n第7局 中国内地胡荣华(红先胜)香港地区赵汝权\n第8局 澳门地区郭裕隆(红先胜)香港地区赵汝权\n第9局 泰国谢盖洲(红先胜)澳门地区徐宝坤\n第10局 新加坡郑祥福(红先胜)泰国陈思飞\n第11局 中国内地刘星(红先负)香港地区陈志文\n第12局 西马黄运兴(红先负)泰国谢盖洲\n第13局 新加坡沈云清(红先胜)印尼尤泽标\n第14局 东马詹敏珠(红先胜)西马杨宛珠\n第15局 东马许光明(红先负)西马黄运兴\n第16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负)香港地区黄福\n第17局 台湾地区吴贵临(红先胜)香港地区黄福\n第18局 西马黎金福(红先负)香港地区陈志文\n第19局 中国赵国荣(红先和)泰国谢盖洲\n第20局 澳门地区徐宝坤(红先负)香港地区杨俊华\n第21局 中国大陆卜凤波(红先和)台湾地区吴贵临\n第22局 中国内地蒋全胜(红先胜)香港地区曾益谦\n第23局 美国甄达新(红先胜)中国蒋全胜\n第24局 台湾地区吴贵临(红先胜)台湾地区苏文生\n第25局 泰国郑永清(红先负)新加坡陈有福\n第26局 中国谢思明(红先负)新加坡张心欢\n第27局 香港地区杜永光(红先负)中国内地王嘉良\n第28局 新加坡方建明(红先负)香港地区陈志文\n第29局 新加坡郑祥福(红先胜)中国王嘉良\n第30局 台湾地区梁金义(红先负)印尼余仲明\n第31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负)中国内地陶汉明\n第32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负)中国内地柳大华\n第33局 中国大陆陶汉明(红先负)台湾地区吴贵临\n第34局 中国大陆金松(红先胜)台湾地区刘安生\n第35局 越南蒙世行(红先胜)香港地区赵汝权\n第36局 香港地区梁达民(红先胜)越南陶科高\n第37局 中国内地许银川(红先胜)澳门地区刘永德\n第38局 香港地区林嘉龙(红先负)香港地区黄学谦\n二、当头炮对反宫马(24局,39~62)\n第39局 中国蒋志梁(红先负)泰国刘伯良\n第40局 香港地区赵汝权(红先和)中国内地徐天利\n第41局 西马何荣耀(红先负)香港地区黎少坡\n第42局 泰国刘伯良(红先胜)中国柳大华\n第43局 泰国刘伯良(红先负)中国李来群\n……\n三、顺手炮(24局,63-86)\n四、列手炮(16局,87-102)\n五、仙人指路(18局,103-120)\n六、飞相局 (16局,121-136)\n七、当头炮对三步虎(11局,137-147)\n八、起马炮(6局,148-153)\n九、仕角炮(5局,154-158)\n十、过宫炮(4局,159-162)\n十一、其他类(6局,163-168)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