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视野与文学解读》从“传记/人生”角度考察传记-文学问题。著者认为,“传记”与“文学”的复杂性就在于它所面对问题的整体性,它的对象是一个或若干个或真实或虚构但同样复杂的“人生”,研究传记诗学问题以及在传记视野中理解文学,就意味要面对自身已身在其中的“人生”所包含的全部复杂性。《传记视野与文学解读》论述范围宽广,层面丰富——从传记诗学到文本解读,从基督教到精神分析,从西方到中国,从卡夫卡到荷马,从传记、自传、日记、书信到文学,但总体上可以看做这样一种学习和尝试:既试图展示“传记/人生”这种“只是单纯地令人惊奇的东西”是如何转变成为“文学”这种“因为其新而令人感到惊奇的东西”的运动,同时也试图展示与上述运动方向相反的运动。这种双重展示的方式不妨名之曰:“传记-文学解释学”。本书由赵山奎著。
引言
第一章传记诗学与西方传统
一基督教文化视野中的西方传记
二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传记
三现代传记的忏悔叙事
四传记伦理及其现代转向
五古典诗学与诗化人生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近代中国自传
一单士厘、林纾等人的自传写作
二《我史》:康有为的“个人神话”
三梁启超:“道德自我”的构建
四义和团时期的三部日记
第三章卡夫卡与他的书
一理解卡夫卡的方式
二卡夫卡的存在之路引言
第一章传记诗学与西方传统
一基督教文化视野中的西方传记
二精神分析理论与西方传记
三现代传记的忏悔叙事
四传记伦理及其现代转向
五古典诗学与诗化人生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近代中国自传
一单士厘、林纾等人的自传写作
二《我史》:康有为的“个人神话”
三梁启超:“道德自我”的构建
四义和团时期的三部日记
第三章卡夫卡与他的书
一理解卡夫卡的方式
二卡夫卡的存在之路
三卡夫卡的死亡想象
四《致父亲》:通过父亲写自传
五《日记》及其文学空间
六《乡村医生》的解释
第四章文学里的人生故事
一卡夫卡与哈姆雷特
二余华与卡夫卡的文学缘
三福楼拜与《萨朗波》的欲望
四《日瓦戈医生》中的拉丽莎
五《林中之死》:美及讲述美的方式
六跟随伯纳德特读荷马史诗(上)
七跟随伯纳德特读荷马史诗(下)
参考文献
后记
赵山奎,1976年生,山东莘县人。200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为浙扛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迄今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文艺争鸣)》、《古典研究》(香港)、《(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精神分析与西方现代传记》,参与编著《(外国传记鉴赏辞典)》、《(众生自画像--中国现代自传与国民性研究(1840-200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