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文明及其内涵(汉译名著18)
收藏
评价
文明及其内涵(汉译名著18)
商品编号:5168789
ISBN:978710018671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 [美]布鲁斯·马兹利什著
出版日期:2020-08-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0
页数:191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33 (8.3折)
原价:¥40.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围绕“文明”一词的起源与演变而进行。通过追溯“文明”这一概念在18世纪的起源,该书认为这一概念最初被当时的启蒙运动思想家用以在全球化的早期推广欧洲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并表达了一种对自身“文明”的自豪感。但在19世纪这一名词则开始演变为一种具有排他主义的粗野的殖民主义的意识形态,并被用来支持种族主义。然而在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和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一战后对这一词汇的意义进行反思和修正之时,其却被日本、中国、泰国及其他国家所挪用,用以在其社会中推广接受欧洲的文明标准。马兹利什认为当今所提倡的“文明间的对话”建立在对“文明”一词的陈旧理解上。他在书中指出今天的世界应只包含一种全球“文明”,而它的地方性差异则应是“文化”。马兹利什提出抛弃“文明”这一名称,使用其它的更好的概念来代替它,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其本质与地区性差异,并关注文明化过程的新的理解更为适合。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文明概念的起源及其重要性 第二章 作为殖民意识形态的文明 第三章 作为欧洲意识形态的文明 第四章 文明化进程 第五章 其他文明 第六章 优选时代的 明对话 第七章 结语 注释 索引
布鲁斯·马兹利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历史学教授,研究领域广泛,包括优选史、心理历史学、自然科学史、历史哲学,并致力于将心理学的理论运用到历史研究之中。代表作有《探寻尼克松:一项心理史学的研究》《詹姆斯和约翰·斯图亚特·穆勒:19世纪的一对父子》《不确定的科学》《第四断裂:人类和机器同步进化》等,由于很好的学术贡献,1986年荣获“汤因比奖”。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