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精装)
收藏
评价
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精装)
商品编号:5162121
ISBN:978710802896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 李泽厚|责编:史行果//张龙
出版日期:2022-03-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26
页数:394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46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47.96 (6.1折)
原价:¥7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接续了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的相关讨论,历数“五四”以来的中国知识分子与思想界的变化,收录八篇相关文章。李泽厚一系列重要的论述,如“救亡压倒启蒙”“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西体中用”等,均是在本书中充分展开论述的。开篇以“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目前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提供了崭新的范式变革,在学术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紧接的是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哲学上“现代新儒家”等论题,简明而深入地展示了现代中国思想的诸多重要方面和问题,或明或暗地显现了上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身影、悲欢和坎坷命运。书中后半部分论说的“西体中用”,则在总结现代思想史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将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相结合的、全新的发展路径。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 一、启蒙与救亡的相互促进 二、救亡压倒启蒙 三、转换性的创造 记中国现代三次学术论战 一、二十年代科玄论战 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 三、四十年代文艺民族形式论战 胡适    鲁迅 一、提倡白话文与新范式 二、革命战士 三、提倡启蒙超越启蒙 青年 一、“动”、“斗”的宇宙一人生观 二、“贵我”的“道德律” 三、“通今”的经验理性 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一、1918年-1927年 二、1927年-1949年 三、1949年-1976年 四、1976年-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 一、转换预告 二、开放心灵 三、创造模式 四、走进农村 五、接受模式 六、多元取向 略论现代新儒家 一、熊十力 二、梁漱溟 三、冯友兰 四、牟宗三 漫说“西体中用” 一、“中体西用”的由来和演化 二、历史经验和“西体中用”新释 后记 附录:再说“西体中用” 一、背影来由:回应批评 二、词语问题:突出矛盾 三、历史回溯:三派意见 四、“体”乃新解:衣食住行为根本 五、“用”是关键:转化性的创造
李泽厚(1930.6-2021.11),有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史、伦理学、美学等多个领域均有重大建树,其原创性思想系统为“人类学历史本体论”。 1930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1988年当选为巴黎靠前哲学院院士。1992年客居美国,先后任美国、德国等多所大学的客席讲座教授等。1998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入选世界非常不错的《诺顿理论和批评选集》。主要论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等。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