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中国民族院校发展史
收藏
评价
中国民族院校发展史
商品编号:1411909
ISBN:9787516112939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唐纪南,张京泽著
出版日期:2012-08-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759.2
页数:380
册数:1
大约重量:608(g)
购买数量:
-
+
库存:2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18.63 (2.7折)
原价:¥6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内容简介本书在中国现当代社会历史变迁的背景下,以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为主线,对民族院校自创建以来发展目标、培养模式、内在结构及科学研究工作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进行了描述和总结,对其内在的脉络作了分析和梳理。

绪言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民族高等教育的诞生
一 中国近代民族高等教育诞生的标志——满蒙文高等学堂
二 中国第一所具有现代性质的民族高等学校——蒙藏学校
三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第一所民族学院——延安民族学院
一 延安民族学院的诞生
二 延安民族学院办学的特点
三 毛泽东教育思想对延安民族学院的影响
四 延安民族学院的历史作用和意义
五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初创阶段的新中国民族学院(1950~1956年前后)
一 新中国民族学院的诞生
二 民族学院的基本任务
三 民族学院的办学形式及规模
四 民族学院办学的基本特点
五 民族学院的科研工作
六 本阶段小结

第四章 向正规高等学校转型阶段的民族学院(1956~1966年)
一 民族学院向正规高等学校的转型
二 民族学院正规化转型的中止
三 民族学院正规化转型中止的原因
四 民族学院的教学工作
五 民族学院的办学形式及规模
六 民族学院的科研工作
七 本阶段小结

第五章 “文化大革命”非常阶段的民族学院(1966~1976年)
一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民族学院
二 “文化大革命”中期民族学院的沉浮
三 恢复招生的民族学院
四 民族学院的科研工作
五 本阶段小结

第六章 新时期恢复阶段的民族学院(1977~1985年前后)
一 民族学院发展的历史机遇
二 民族学院的拨乱反正工作
三 民族学院各层次、形式教育的发展
四 民族学院的教学工作
五 民族学院的科研工作
六 本阶段小结

第七章 教育体制改革阶段的民族院校(1985~1998年)
一 民族院校本专科专业体系的改造与更新
二 民族院校的教学改革
三 民族院校的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
四 民族院校各层次、形式教育的发展
五 民族院校的科研工作
六 本阶段小结

第八章 中国高等教育扩招阶段的民族院校(1999~2005年前后)
一 民族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展
二 民族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的进展
三 民族院校的教学工作
四 民族院校的科研工作
五 民族院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六 民族院校的发展目标
七 本阶段小结
……
第九章 进入内涵式发展时期的民族院校(2005年~)
第十章 新中国民族院校历史的回顾和面临的改革
附录一:全国民族院校校训
附录二:1985年、1998年、2005年、2011年全国民族院校
普通本专科招生专业科类及种数
附录三:2011年全国各民族院校普通本专科招生专业设置
附录四:1981~2010年民族院校历次(批)博士、硕士学位
授权学科审批名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唐纪南,湖南邵阳人,1952年出生,男,汉族,曾当过知情、工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并到中南民族学院工作,现任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研究员。



张京泽,山西芮城人,1964年出生,男,汉族,198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科技司工作,现任北方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