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朱熹的史学思想(修订本)
收藏
评价
朱熹的史学思想(修订本)
商品编号:5108343
ISBN:978752039540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汤勤福|责编:宋燕鹏
出版日期:2022-03-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K092.442
页数:456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96.38 (6.1折)
原价:¥15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朱熹史学思想是当时经济、政治、民族关系诸因素共同影响下的产物,与两宋时期盛行的理学和重视鉴戒的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有家学的影响。朱熹的历史哲学由三个层次组成:即会归天理纲常的历史决定论、注重时势变化的历史损益论、讲究心术本领的历史经世论。这种历史哲学与其格物致知的历史可知论是密不可分的。朱熹对治史态度的看法,是围绕着明“天理”而展开的。他提出先经后史的治史顺序说和劝善惩恶的治史价值论。在治史方法上,他强调由博返约,要求最终达到认识无所不在的天理的程度,以利自己的道德修养;他主张采取校勘、考证、辨伪、训诂等实证的治史方法。朱熹的史著编纂内容十分丰富。他强调辨明正统,作为史著编纂的纲领;提出史体互补的编著体例,这具有较大的价值;他继承前代进步史家提倡的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本书还考证了朱熹亲撰《资治通鉴纲目》的过程,否定了宋末王柏提出的该书为赵师渊所撰的影响达七百余年的观点,揭示了朱熹史著编纂思想演变的轨迹。

章  朱熹史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  翻天覆地的经济变革

  二  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

  三  错综尖锐的民族矛盾

  四  重视鉴戒的两宋史学

  五  朱熹史学的家学渊源

第二章  朱熹的历史哲学

  一  回归天理纲常的历史决定论

  二  注重时势变化的历史损益论

  三  讲究心术本领的历史经世论

  四  强调格物致知的历史可知论

第三章  朱熹的治史态度

  一  先经后史的治史顺序说

  二  劝善惩恶的治史目的论

  三  明道正谊的治史功利说

  四  当世之用的社会价值论

第四章  朱熹的治史方法论

  一  由博返约的治史途径

  二  博采善择的史料收集方法

  三  强调实证的治史方法论

第五章  朱熹的史著编纂思想

  一  辨明正统的编纂纲领

  二  史体互补的编著体例

  三  秉笔直书的良史风范

  四  信真传远的史著语言

  五  从朱熹亲撰《通鉴纲目》看其编纂思想的演变

第六章  朱熹的史学批评思想

  一  “重理”“据实”的史著评论法

  二  偏重道德的史学人才观

  三  崇义理而讲功业的人物评价法

第七章  朱熹史学思想在宋代史学上的地位

  一  朱熹与吕祖谦的史学思想比较

  二  朱熹与郑樵的史学思想比较

  三  朱熹与叶适的史学思想比较

  四  朱熹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第八章  朱熹史学思想对日本及朝鲜半岛的影响

  一  朱熹思想进入日本的时间

  二  朱熹史学思想对日本的影响

  三  朱熹史学思想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附录一

  朱熹年谱要略

  朱熹生前主要著述流传考

  有关“朱陈之辩”的几个问题

  朱熹编修《资治通鉴纲目》的再探讨

  “道统”之辩:再论“朱陈之辩”

  朱熹是个“空谈义理”的理学家吗

附录二

  引用书目

附录三

  “博士学位论文”评议意见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