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统治的艺术》:
在中国大一统的王朝体制中,民间社会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应对机制。《被统治的艺术》论述明代军户群体的生存策略,对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形态富有启迪意义。
——郑振满,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可谓福建版的《百年孤独》。
——高晓松,知名媒体人
这部颇具启发性的著作运用了大量史料,创造性地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是近年来出版的对明清中国社会关系*复杂、*生动的描写之一。
——濮德培(Peter C. Perdue),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睿智而有力地将微观历史与宏观历史融为一炉,在长时段中探索人们如何在表面的顺从下进行抵抗。作者通过历史的放大镜审视明代的征兵制度,意在展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操纵策略。
——詹姆斯·C. 斯科特(James C. Scott),耶鲁大学政治系教授
《死屋》:
《死屋》是一部原创历史研究著作,全面考察了沙皇统治时期的西伯利亚流放制度。
西伯利亚被称为“没有屋顶的大监狱”。从19世纪初到俄国革命,沙皇政权将超过100万名囚犯及其家人流放到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本书生动刻画了普通罪犯和政治激进分子、农奴制和村庄政治的受害者、追随丈夫和父亲的妻子与孩子的历史,以及逃犯和赏金猎人的历史。
本书启用了俄罗斯欧洲部分和西伯利亚档案馆中大量此前不为人知的一手资料,讲述了沙皇俄国奋力管理其可怕的刑罚殖民地的故事,以及西伯利亚对现代世界的政治力量的重大影响。
本书荣获2017年坎迪尔历史奖大奖,入围2017年沃尔夫森历史奖、2017年普希金俄语图书奖和2017年朗曼-今日历史图书奖,被评为《泰晤士报》《旁观者》《BBC历史》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年度图书。
《被统治的艺术》:
登场的家族 1
中文版序一 5
中文版序二 7
导 论 悲苛政一门入军户 叹凄凉三子死他乡
明代中国的日常政治 1
部分 在乡村
章 服兵役贤弟勇代兄 分家产幼子竟承嗣
征兵、军役与家庭策略 31
第二章 藏祸心恶少诬富族 噤蜚语军叔访故亲
士兵与亲属的新社会关系 87
第二部分 在卫所
第三章 乱海疆倭寇混真假 犯走私官匪淆黑白
沿海卫所与海上走私 113
第四章 结连理戍兵入乡俗 办卫学军官传书香
卫所里的新社会关系 155
第三部分 在军屯
第五章 遭构陷家门逢厄运 诅书吏屯卒雪冤情
军屯内的制度套利 185
第六章 施巧计军户取民籍 联乡谊一庙奉二神
屯军与百姓社会关系之处理 233
第四部分 余 音
第七章 认同宗异姓成亲族 作始祖关帝显神威
明代军事制度的遗产 277
结 论 307
致 谢 339
参考文献 343
出版后记 367
《死屋》:
序言 乌格利奇的铜钟 1
1 流放制度的起源 9
2 界 标 31
3 折断的剑 57
4 涅尔琴斯克的矿山 91
5 民主共和国 115
6 西伯利亚人 150
7 刑罚堡 181
8 “以自由的名义!” 214
9 库库什金将军的军队 244
10 萨哈林岛 271
11 鞭 打 304
12 “失败者要倒霉了!” 330
13 收缩的大陆 366
14 严峻的考验 393
尾声 红色西伯利亚 427
致 谢 432
注 释 434
出版后记 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