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多方面介绍南方科技大学校园的花鸟、两爬、昆虫、植物和校园独特生境。配有大量高清图片和手绘图片,以及校园自然观察点分布图。文末附有校园周边自然步道、南科大常见植物辨识图鉴(分花色篇和果•叶篇)、南科大常见蝴蝶辨识图鉴、南科大常见鸟类辨识图鉴、南科大其他常见昆虫辨识图鉴、南科大常见蜻蜓辨识图鉴等。本书主编南兆旭为南科大讲座嘉宾,一直致力于记录深圳的自然生态,他流连于南科大的九山一水,撰写《南科大自然笔记》,诠释了深圳市民对这所大学的关心和热爱。
目录:春 spring校园的春天 如果你看见了校园的每一种鸟 动听告白里的含义 短暂的绚丽 鸟儿的食谱 致敬最年长的树木 校园里的“三长”家族 隐居在校园里的“外星人” “变态”带来的成功 梁山伯与祝英台? 低吟浅唱的歌者 生长在校园里的机缘 花开南科大 植物中的原住民 木棉的心机 植物讲授的数学课 变色的不一定都是龙 强悍的外来者 “慈爱”的罗非鱼 夏 summer夏日里的校园 校园里的吃吃吃 长大后就变成了你 一期一会的客栈 白头鹎的方言 听一听,鸟儿在说什么 昆虫的成年礼 蝉的禅意 蜕于浊秽,不获滋垢 避免被吃掉的本领 “魔鬼的缝衣针” 弱不禁风的肉食者 蝶变的历程 不会传粉的采蜜者不是好蜂 两大家族恩仇录 深圳市花的故事年表 不辞长作南科人 校园里的佛系生活 一朵莲花的水上和水下 大地的婴儿 登峰造极的“悍妇” 歌声中的婚礼 不受欢迎的“校友” 江湖传说的谬误 秋 autumn秋日的校园 食堂边的“食堂” 更高,更远,更绚丽 会说“外语”的好处 当它是校园里的一棵树时,它还是什么? “追光者”的诗说、佛说和科学家说 深藏在果实里的使命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蜘蛛的网络生活 强悍生存的策略 南方有乔木 林鸟与草地鸟观察 水鸟观察 冬 winter校园的冬日 迁徙的史诗 飞翔带来的宽广 “鸡尾酒会效应” 大历史里的红花羊蹄甲 校园里的调色板 微小的“不错生命体” 黄猄蚁的摩天大楼 爱拼才会赢 不爱洗澡的鸟不是好鸟 附 accessory附一 从校园出发:南科大周边的自然研习步道 从校园出发:大沙河生态长廊 从校园出发:塘朗山方舟步道 从校园出发:梅林二线关绿道 附二 南科大常见物种图鉴 南科大常见植物图鉴(花色篇) 南科大常见植物图鉴(果•叶篇) 南科大常见鸟类图鉴 南科大常见蝴蝶图鉴 南科大常见蜻蜓图鉴 南科大其他常见昆虫图鉴
南兆旭,出版人、自由撰稿人。当过工人,大学教师,1989年到深圳定居。1990年代开始在深圳山野行走,足迹遍及深圳山岭、海岸、岛屿、老村、湖泊和溪流,同时进行生态观察和纪录,期望与大家发现和分享深圳的自然生态之美,一同爱惜呵护我们的家园。图书作品有《老照片——20世纪中国图志》《深圳记忆》《深圳自然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