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疏林尺牍
收藏
评价
疏林尺牍
商品编号:5065364
ISBN:9787547413951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李福眠|责编:尹奎友
出版日期:2022-0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I267.1
页数:317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2.09 (4.7折)
原价:¥47.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晩清学人李慈铭说:“公牍别是人间一种文字”。尺牍也是。 《疏林尺牍》之文,以周作人阐明“看《秋水轩尺牍》,在现代化的中国说起来恐怕要算是一件腐化的事”为始篇,以蕴“今典”满纸而昭其峻烈之性的《先师吴兴钱玄同先生手札》为终篇。先前秘弆,后昆于雨过天晴之时公开印行的徐光启、林则徐、翁同龢、于文襄、张之洞、王弢、袁昶、许景澄、俞曲园、张謇、赵之谦、吴大澂、林琴南、吴昌硕、章太炎、黄宾虹、包天笑诸贤良方正之尺牍,其字里行间所涵的机密、德行、讽谕、品藻、耕植、读书、防疫、碑版、慎火、查案、学识、偏嗜、雅量、识鉴等国闻备乘,亦摘抉文中,炳烺可观,读来引人入胜。
序  /1 《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恐怕要算是一件腐化的事”   /1 《冬暄草堂师友笺存》:“清风明月,如与贤师益友晤对一堂也”  /8 陶  模  /12 施补华  /15 李慈铭  /17 《翁常熟手札》:“谕辞严切,万万不可传播”  /22 《于文襄手札》:“密示·秘之·甚有关系也”  /25 《翁松禅家书》:“十月鸡,半夜啼·如背熟书也”  /30 《袁忠节公遗札》:“回忆卅载,前尘已如梦幻”  /33 《明贤名翰合册》:“冲”  /37 《张文襄公手札》:“咎了结之法,乃查咎之法也”  /41 《三河之役—致李续宾兄弟函札》:“吃药·写字·读书”  /45 《陶风楼藏名贤手札》:“岂徒埤益临池及谈助已乎”  /53 曾纪泽  /54 杨守敬  /56 《弢园尺牍》:“吴门王胖,其才无双”  /61 《悲盦手札》:“巧言不如直道”  /65 《瓯香馆手札》:“此时,虎兄正在赴席”  /69 《陈曼生先生尺牍》:“肉已过期,从何销售”  /73 《吴愙斋赤牍》:“自吃自饭”  /77 《吴昌硕书札选粹》:“叩头如捣蒜也”  /82 《张廉卿先生论学手札》:“肯堂本吾药笼中物·此虽琐事,甚以为盼”  /87 “肯堂本吾药笼中物”  /88 “此虽琐事,甚以为盼”  /91 《郑叔问先生尺牍》:“此应时之画,不出明日,必有人购去”  /93 《西庐家书》:“近日城中习气”  /99 王烟客:“我今年真穷彻骨”  /100 王石谷艺固独绝,利上最重  /102 季沧苇大收骨董有目无睹  钱遵王尤为峭刻诡谲之人  /103 《文徵明集·小简》:“适有客在坐”  /105 极副所需  /107 惠贶骈蕃  /108 幸勿却也  /110 适有客在坐  /112 《南园先生手札》:“言之虽可悯尔,实可恨耳”  /113 《云书札》:“性情学问,不能强同”  /116 樊山酬文如潮,“晚年五分钟可成一律”  /116 附记  贺友直:“要我题字,简直是牛吃蟹也”  /119 《摹刻砚史手牍》:“唯有徐徐留意觅之”  /124 《刘石庵手札》:“徒相对含愁,大非学问之道”  /130 《谭祖庵论诗书手札》:“非惬意书,不可学也”  /134 《林则徐书简》:“徵写成征字与龟兹二字似不好看”  /138 《林纾诗文选·书信》:“文字缘悭,香火缘短”  /143 附记  林纾“不以毁誉动其心”  /149 《姚惜抱先生家书》:“此处已有里子,此处已买布做卧单矣”  /153 《不是集·书》:“还留此一副本来面孔耳”  /158 《新编尺牍三种》:“送上壁架镜一面”  /162 《松邻书札》:“予最恨从理想中写景写情”  /168 《许侍郎尺牍真迹》:“一切用度,概从省俭”  /172 《苏黄尺牍选》:“起居佳胜·呼灯作此·渐宜灯火”  /178 《小仓山房尺牍》:“余以为世之知钱者多,知味者少”  /185 《俞曲园书札》:“稍尝辛苦,亦文章顿挫之法”  /191 《苏曼殊文集·书信》:“直欲吊人胃口耶”  /198 《张謇存稿·家书》:“食少油,勿过饱·胜似说无益话”  /207 《章太炎先生家书》:“宜常服橄榄萝菔等物,以防时病”  /213 《弘一法师书信》:“但必须不伤害鼠命者乃购之,否则不购”  /219 《樱花书简》:“新国少年,皆当存揽辔澄清之志气也”  /225 《宾虹书简》:“取士夫之学人,不取簪缨之文人,切切分别”  /230 《明人尺牍选》:“于今每忆当年好处”  /236 《玉茗堂尺牍》:“光色犹若可异焉”  /241 《缁林警策》:“境界决无有静之时之处”  /247 《徐光启集·书牍》:“专享澄江冷月,羌堪语此”  /251 《郑板桥尺牍》:“半窗画意写江南”  /256 《历代名媛书简》:“玉尺璇玑富异才”  /262 《女子书翰文》:“藻翰纷披余韵长”  /269 《嘤求集尺牍》:“卿既相思入骨,仆尤望眼将穿”  /275 《冒广生友朋书札》:“去后桃花今几许”  /281 但为名计  /282 书虫品行  /283 疏林风致  /285 衙斋任诞  /287 《朱希祖书信集》:“猫不要吃他物”  /289 张元济德操千秋  /290 朱希祖住心观净  /292 举细烛品藻同侪  /294 闲览不意之获悉  /295 《澹盦藏札》:“阅世相期豁远眸”  /297 阴霾塞天  /298 理直借贷  /300 名副其实  /302 《先师吴兴钱玄同先生手札》:“格末叫巧·运气极了”  /309
李福眠,祖籍天津,生于上海。一九六八年分配进上海重型机器厂。工余,淘书撰文,间或发表于《光明日报》副刊《东风》、《文汇读书周报》等报刊。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调入文学报社,供职至退休。著有《天钥书屋散札》《疏林陈叶》《疏林闲览》《疏林尺牍》等籍。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