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包头市主要树种生长状况全面调查,对立地主导因子重点研究,对树木耐旱、耐污染能力和净化大气能力进行专项研究,并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建立了在土地、资金、植物材料有限的条件下,投入产出效益最高、景观质量较高,生物多样性好的模型,提出了植物配置模式。
前言
第1章 引论
第2章 树种选择研究进展
1 基于林地调查和对比试验的树种选择
2 基于立地分类的树种选择
3 基于立地评价的树种选择
3.1 用材林基地森林立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
3.2 太行山适地适树与评价
4 基于树种耐旱性评价的树种选择
4.1 水分胁迫对树木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4.2 树木耐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
5 基于树种抗污吸污能力的树种选择
5.1 大气污染对植物生理代谢活动的影响
5.2 大气污染对植物个体和群落的影响
5.3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及防御机制前言第1章 引论第2章 树种选择研究进展1 基于林地调查和对比试验的树种选择2 基于立地分类的树种选择3 基于立地评价的树种选择3.1 用材林基地森林立地分类、评价及适地适树研究3.2 太行山适地适树与评价4 基于树种耐旱性评价的树种选择4.1 水分胁迫对树木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4.2 树木耐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5 基于树种抗污吸污能力的树种选择5.1 大气污染对植物生理代谢活动的影响5.2 大气污染对植物个体和群落的影响5.3 植物对大气污染的抗性及防御机制5.4 树种选择第3章 研究地区自然环境概况1 地形与土壤2 气候特点3 植被4 城市园林绿化5 环境状况第4章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技术路线第5章 树种调查与立地条件分析1 树种生长调查1.1 调查方法1.2 结果分析1.3 结论2 立地条件对树木生长的影响2.1 研究方法2.2 结果与分析2.3 小结第6章 主要树种耐早性研究1 实验材料与方法2 结果分析2.1 树木保持膨压的能力2.2 树木的渗透调节能力2.3 树木细胞的弹性模量2.4 耐旱能力的综合评价3 小结第7章 大气污染对树木光合作用影响研究1 研究材料与方法2 结果与分析2.1 大气氟化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对树木净光合速率的影响2.2 大气氟化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对树木呼吸速率的影响2.3 大气氟化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对树木气孔运动的影响2.4 大气氟化物和二氧化硫污染对树木蒸腾作用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3 小结第8章 树木对大气污染的适应性及吸收能力1 研究材料2 研究方法2.1 植物抗污能力的研究2.2 植物吸收污染物能力的研究3 结果分析3.1 树木对大气污染的适应性3.2 树木对二氧化硫和氟化物的吸收能力4 小结第9章 树木对大气污染的适应性和吸收能力与其生理特性的关系1 研究材料与方法2 结果分析2.1 树林叶片结构与其适应性和吸污能力的关系2.2 树木叶组织pH值与树木抗性和吸污能力的关系2.3 树木对大气污染的抗性和吸收能力与树种生理代谢活动的关系2.4 树木抗性和吸污能力与水分参数的关系2.5 综合模型3 小结第10章 城市环境保护林的树种规划与配置1 研究路线和方法1.1 树木环境保护价值的计算1.2 数学模型2 规划应用实例2.1 土壤条件2.2 气候条件2.3 环境条件2.4 约束条件2.5 基本条件2.6 树木的环境保护效益评价2.7 树种规划3 城市环境保护林的树种配置3.1 树种配置的原则3.2 包头城市环境保护林树种配置的几种模式参考文献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