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正畸治疗取决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设计,而头影测量是诊断和治疗设计的重要部分,所以本书旨在阐述临床3D头影测量的近期新应用,尽量减少了正畸临床上晦涩的参数,并介绍和拓宽了头影测量在诊断和治疗设计中的作用。-----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从2D影像发展到3D影像,从单一平面测量到多维空间测量,跨越了空间转换,也实现了头影测量经纬度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医生认识和理念的提升,对错牙合畸形正畸后的容貌改变有了空间变化的认识,从而对正畸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设计都有了全新的提升。本书通过CBCT的3D数据,分析评估了治疗前后解剖立体结构的变化,包括从硬组织转变到软组织的改变、从正面到侧面的前后面改变、气道的改变。并结合病例的分析,阐述了2D及3D放射影像在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本书也用专门章节论述了头影测量在生长与治疗中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录第1章 头影测量使用介绍 1第2章 2D影像与3D影像 9第3章 硬组织标志点及相关测量项目 17第4章 正位片分析 47第5章 软组织分析 63第6章 正常值与标准值的确定 75第7章 从2D头影测量到3D头影测量的转变:头影测量标志点和测量项目存在的问题 89第8章 气道头影测量分析 101第9章 X线重叠:从2D影像到3D影像 113第10章 生长与治疗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123第11章 运用CBCT测量骨组织 131第12章 头影测量放射学中常见的病理表现 145第13章 2D影像和3D影像放射的成本 157第14章 临床病例 161
林珊 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1—1986年在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及第四军医大学口腔系学习。1986年6月获得口腔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就职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1990—1991年在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学习1年。从事口腔正畸专业临床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现为福建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副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林珊口腔正畸工作室负责人。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常委,福建口腔医学会正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口腔医学会美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编委。主译《牙周-正畸临床综合诊疗思维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