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地跨江浙,位居海防线的中部,是明清海防的重点区域。这一地区在明清时期为了抵御倭寇等海上敌对势力的入侵,曾经建设了规模宏大的海防聚落体系。本书在明清长三角地区的历史、地理背景下,从整体性视角探究长三角地区的海防建置沿革、军事体制转变、职官体系构成与兵力组成等问题;针对海防聚落的军事防御属性,分析了长三角海防聚落体系中海防堤墙-墩堡防线、腹地海防聚落体系和驿传体系三大部分的组成特点和构成方式,其中重点考证了海防堤墙的军事作用、还原了驿传体系的空间分布全貌;在考证、还原长三角地区各海防聚落空间分布位置的基础上,建立海防聚落体系数据库,绘制海防聚落空间分布图;分析了海防聚落体系的空间分布规律,梳理了海防聚落体系的时空演化历程;对各类海防聚落和海防设施的型制特征进行介绍和解析并对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评估。
编者按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四、研究现状综述
五、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一章长三角地区海防体系历史背景与建置
第一节海防建设的历史背景
一、明代以前长三角地区海防建设历史沿革
二、明清海防历史背景
三、明清长三角地区海防建设的目的
第二节海防军事制度变迁与建置沿革
一、明洪武一正德年间长三角地区海防建置
二、明嘉靖一崇祯年间长三角地区海防建置
三、清顺治一道光年间长三角地区海防建置
四、三种军制的关系
第三节军事聚落驻城职官体系
一、文臣监军职官体系
二、武臣职官体系
三、明嘉靖年间长三角地区军事聚落职官体系
第四节军事聚落兵力组成与功能
一、军事聚落兵力组成
二、军事聚落功能研究
第二章长三角地区海防聚落体系构成
第一节海防聚落体系构成概述
第二节海防堤墙—墩堡防线
一、海防堤墙
二、水口防御设施
三、墩堡、塘铺
第三节腹地海防聚落体系
一、卫所城
二、营堡寨城
三、巡检司聚落
四、烽楼(汛)
五、盐场聚落
第四节驿传体系
一、驿站
二、递运所
三、急递铺
第三章长三角地区海防聚落体系空间格局
第一节长三角地区海防聚落空间分布
一、海防聚落分区、分路、按驻防线驻防概况
二、沿海驻防线
三、沿江驻防线
四、沿运河驻防线
五、苏州防御圈
第二节长三角地区海防聚落体系的空间结构
一、海岸、江、河交织的总体“井”字形防御架构
二、沿海岸“分区防守”的横向结构
三、“分层防守、前后联系”的纵向结构
四、“众星拱月”的半树型、半网络内部结构
第三节海防聚落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军事因素
二、经济因素
三、地理气候因素
第四章长三角地区海防聚落体系演化
第一节海防聚落体系演化历程
一、发展——长三角地区海防聚落建设的强化
二、演化——长三角地区海防军事聚落的转化
第二节基于GIS的海防聚落体系时空演进分析
一、分布——江南地区海防聚落空间分布分析
二、动因——长三角地区海防聚落演化的内外机制
第三节明清江南地区海防聚落演进转化的影响
一、海防建设对江南地区及上海周边城镇体系格局的影响
二、长三角驿传体系的建设和转化带动了江南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
三、海防军事聚落的部署影响了江南重要市镇的空间分布
四、基层海防军事聚落的防区,划分出江南镇域空间
第五章长三角地区海防聚落及设施的防御性特征
第一节卫所府县城
一、卫所府县城外部形态特征分析
二、卫所城方格网模数化平面格局
三、卫所府县城内部功能构成要素
第二节基层海防聚落
一、巡检司聚落
二、关城(敌楼)
三、驿站、急递铺
四、烽墩、炮台
第三节堤墙、水闸等防御设施
一、海防堤墙
二、水闸和水栅
附录
附录一明清纪年表
附录二东台(中十场)防区军事聚落表
附录三长三角地区各府急递铺一览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