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论语(精)/国学经典读本丛书
收藏
评价
论语(精)/国学经典读本丛书
商品编号:1381607
ISBN:9787547405789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作者: 胡长青 译作
出版日期:2012-06-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222.24
页数:253
册数:1
大约重量:405(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16.9 (6.5折)
原价:¥26.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的,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尤其是原始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文选·辨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没,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论语》的意思大概就是讨论问题或事物的话语记录,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编纂起来。它成书于孔子死后的春秋战国时期,其名称应该与成书同步。前人为求行文便利,简称作“论”或“语”;又因《论语》简策短于经书,而别称作“传”或“记”。今本《论语》共计二十篇,一万两千字。篇幅不大,但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论语》的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现存《论语》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四百四十四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四十八章。本丛书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所选国学经典进行注释、翻译,对难字加以注音,有的还在篇前加以导读性质的题解。其中,古文辞类各书采用原文加注释和译文的形式,诗词类各书采用原文加注释、赏析和辑评的形式;对于大部头的原著采用选编的方式,选择其重要且可读性强的篇章。丛书追求注释简明,译文通达。本丛书的编辑出版,旨在为国学爱好者提供一套浅近晓畅的国学读本——通过难字注音,使读者诵读经典顺畅无碍;通过题解、注释、翻译和赏析,令读者领悟国学经典的内在魅力,彰显国学经典的现代价值。
前言
例言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前言
例言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孔子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跟随母亲颜徵在过着贫困的生活。孔子年轻时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 掌管牛羊畜牧的“乘田”等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今山东省汶上县)掌管刑事的地方官,后升迁为掌管水利、营建事务的司空,又做了主管鲁国司法的大司寇,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孔子“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与闻国政”(《史记·孔子世家》),政治生涯达到顶峰。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先后到了卫(今河南省鹤壁市、新乡市一带)、宋(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陈(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蔡(今河南省上蔡县、新蔡县一带)、楚(今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和四川一带)等国,但都没有受到重用。晚年回到鲁国专心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孔子的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