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礼仪,素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人遵礼守礼,源远流长。中华传统社会交往礼仪交往规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奥运会作为世界上优选、拥有包容性的冬季体育按体育赛事,随着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对我们的社会公德等“软件”提出了挑战,作为享有“礼仪之邦”美誉的泱泱大国,既要向来自五大洲的朋友们诠释文明古国的待客之道,更要展现出迈向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崭新风貌。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奥组委的工作人员、每一位为奥运会服务的志愿者、每一位观看比赛的观众乃至每一位国民都能以办好奥运为己任,以良好和善的言行举止,以开放豁达的心胸气度,以精益求精的服务水准,热忱地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运动员、裁判员、官员和观众。因此本书包括冬季奥运会的起源与发展、礼仪通识、文明出行、文明观赏观以及志愿者礼仪等内容。
上篇 礼仪通识一、礼仪通识礼仪的意义与重要性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义务北京“文明观赛公约”熟悉社会交往中的基本礼貌掌握具有特殊礼貌意义的动作涉外人交往中应注意的问题二、文明出行在冬奥出行要讲交通道德公共交通文明考验公德意识.......下篇 观赛礼仪一、观赛前准备避免匆忙随时关注物品携带保暖须知二、前往赛场乘坐公共交通是首要选择提前到达-三、准备入场安全检查-禁止带入物品被拒绝入场-持有效票证进入.....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国民礼仪读本起草专家· “奥运加油、中国加油”赛场文明手势设计专家·北京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青联荣誉委员·北京市家庭建设促进会会副会长·北京市公共文明引导活动负责人之一。1988年创办了我国现代教育目前所礼仪学院-北京礼仪专修学院。从事礼仪文化教育与研究二十余年。 我国有名礼仪教育家。著有《礼貌修养》等二十余册礼仪文化教育著作。多次负责主持全国高中必修课、地方教材、教参主编工作及行业行为规范、SOP设计工作。曾担任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电台等节目主持人的研修导师,以及众多单位的礼仪培训师。在礼仪文化教育界及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