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本书从系统科学和智能信息处理的角度,系统地整理了气候变化领域的知识体系和领域术语,形成了气候变化领域本体手册。绪言部分介绍了本书研究成果的课题背景、气候变化领域本体概念及其应用情况,着重介绍了气候变化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和过程。气候变化领域本体部分以知识树的形式组织、展示领域知识体系和相关术语,包括自然科学基础,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减缓气候变化,气候变化谈判和能力建设五部分。本体知识树提供中英对照的领域知识结构和相应分支节点下的领域术语。为方便读者,本书后附有中文叙词表和英文叙词表以供快速查阅。
0.绪言0.1气候变化领域本体简介O.2气候变化领域本体的应用0. 3气候变化领域本体构建O.4小结1.自然科学基础1.1观测事实1.2古气候档案信息1.3地球气候系统科学1. 4气候模式评估1. 5未来气候变化预测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2.1影响与脆弱性2.2适应3.减缓气候变化3.1中国的发展途径3.2行业减排3.3减缓与适应、可持续发展4.气候变化谈判4.1国际协议4.2国际制度4.3研究机构跟踪4. 4能力建设:适应、减缓、资金、技术4.5区域合作5.能力建设5.1加强监测5.2完善体制机制5.3增强公众意识5. 4国家和地方政策和制度5.5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5.6国际合作附录Ⅰ中文叙词表附录Ⅱ英文叙词表参考文献
王庆林,博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自然计算与数字智能城市专业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
复杂系统分析与建模、模糊信息分析与控制、文献计量学。
张九天,博士,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全球环境处副处长、副研究员。从事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战略与政策等领域的研究与管理,组织和参与了气候变化等领域多项规划与政策的起草与制定,包括《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科技发展专项规划》等。组织实施气候变化有关科技计划项目、课题,国际合作项目等。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和碳市场等领域发表多部专著及多篇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