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冰雪旅游发展区域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即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这三大区域也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是全球旅游业最为发达的地区。此外,在非洲北部、南非以及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也有滑雪场的零星分布。此外,从历届奥运会的举办国来看,也主要分布于欧洲、北美、东亚及太平洋。但明显可以看出欧美地区的参与国较多,次数也较多。故本书从历届冬奥会举办地中选取法国霞慕尼、瑞士圣莫里茨、美国丹佛、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加拿大温哥华、奥地利因斯布鲁克、挪威利勒哈默尔、俄罗斯索契、韩国平昌以及日本长野10个旅游业发达,冰雪旅游发展较早且规模成熟,对中国冰雪旅游发展具有一定借鉴经验;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具有一定规模与特色;冰雪赛事发达,冰雪运动产业链发达,产品丰富,服务有特色,发展有保障;冬奥遗产保护与利用有一定经验,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冰雪旅游目的地进行研究。
中国的冰雪旅游市场庞大,潜力十足,但能称得上真正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却没有几个。目前,中国对于推广冰雪运动大众化的政策支持力度极大,并恰逢冬奥会的好时机,因此,打造几处国际知名且一流的冰雪旅游目的地势在必行。总的来说,与国外相比我国冰雪运动落后,理论研究不足。此时,对于国外优秀冰雪运动案例的分析与经验总结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充分借鉴国际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融合成果,挖掘其冰雪运动的文化内涵;国际冰雪运动产业链打造经验;国际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品牌塑造、市场培育以及服务特色打造;国际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场馆打造、人才培育以及冬奥遗产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分析国际案例现存问题,以助国内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发展规避;分析国际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未来发展前景与规划。本书从基本概况、体系架构、模式与机制以及问题与经验四个方面展开,对这10个冰雪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发展规模、产品类型、配套设施、配套服务、管理模式、体制机制、产业发展以及问题与经验进行梳理与研究。并对国际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模式与主要经验进行梳理,同时以北京市为例,提出北京市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也为中国打造国际知名冰雪旅游目的地提供经验借鉴与问题参考。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 论 一、 世界冰雪运动 / 003 (一) 世界冰雪运动简史 / 003 (二) 冬季奥运会发展历史 / 004 二、 现代冰雪旅游格局 / 005 第二部分 案例研究 一、 研究说明 / 009 (一) 案例分析目的 / 009 (二) 案例选择依据 / 010 (三) 案例分析框架 / 015 二、 法国霞慕尼 / 015 (一) 基本概况 / 015 (二) 体系架构 / 017 (三) 模式与机制 / 023 (四) 经验 / 025 三、 瑞士圣莫里茨 / 027 (一) 基本概况 / 027 (二) 体系架构 / 030 (三) 模式与机制 / 039 (四) 经验 / 041 四、 美国丹佛 / 043 (一) 基本概况 / 043 (二) 体系架构 / 046 (三) 模式与机制 / 051 (四) 问题与经验 / 052 五、 德国加米施-帕滕基兴 / 053 (一) 基本概况 / 053 (二) 体系架构 / 056 (三) 模式与机制 / 062 (四) 问题与经验 / 064 六、 加拿大温哥华 / 066 (一) 基本概况 / 066 (二) 体系架构 / 070 (三) 模式与机制 / 078 (四) 问题与经验 / 079 七、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 / 081 (一) 基本概况 / 081 (二) 体系架构 / 083 (三) 模式与机制 / 091 (四) 问题与经验 / 091 八、 挪威利勒哈默尔 / 092 (一) 基本概况 / 092 (二) 体系构架 / 094 (三) 模式与机制 / 099 (四) 问题与经验 / 100 九、 意大利都灵 / 101 (一) 基本概况 / 101 (二) 体系架构 / 105 (三) 模式与机制 / 110 (四) 问题与经验 / 112 十、 俄罗斯索契 / 113 (一) 基本概况 / 113 (二) 体系架构 / 115 (三) 模式与机制 / 120 (四) 问题与经验 / 121 十一、 韩国平昌 / 123 (一) 基本概况 / 123 (二) 体系架构 / 123 (三) 模式与机制 / 128 (四) 经验 / 130 十二、 日本长野 / 132 (一) 基本概况 / 132 (二) 体系架构 / 133 (三) 模式与机制 / 139 (四) 经验 / 140 第三部分 研究总结 一、 发展模式总结 / 147 (一) “场—镇—城” 三位一体的空间组织格局 / 147 (二) 大型赛事驱动下的 “新遗产创造” 模式 / 149 (三) 产业与功能的 “圈层递进式” 升级 / 149 二、 主要经验总结 / 150 (一) 自然资源条件优越 / 150 (二) 基础设施健全 / 151 (三) 产业融合广泛? 关联度高 / 152 (四)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 实现文旅深度融合 / 152 (五) 举办国际赛事? 提高国际影响力 / 153 (六) 破解季节运营难题? 打造全季旅游产品 / 154 (七) 充分利用冬奥遗产 / 155 (八) 推动冰雪运动大众化,加强冰雪体育人才的培养 / 155 (九) 经营模式趋于成熟 / 156 (十) 协同管理效果显著,行业管理水平较高 / 157 (十一) 环保意识浓厚,环保措施完善 / 157 三、 北京市冰雪运动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启示 / 158 (一) 高效整合利用相关资源与资产 / 158 (二) 把握产业融合内生动力与机制 / 159 (三) 构建新型产业融合发展集群 / 161 (四) 打造全球冬季旅游中心和人文交往高地 / 163 (五) 夯实关键领域保障措施 / 165 参考文献 / 166
朱光好,(1969.12-),男,汉族,中共党员,安徽巢湖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历任北京服装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党总支副书记,党委、校长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廊坊校区党总支书记、主任,2007年1月任北京服装学院党委副书记,2013年12月兼任商学院院长,2015年6月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主要社会兼职: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理事长等。
赵英刚,(1955.09-),男,满族,中共党员,毕业于哈尔滨体育学院体育管理专业,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原黑龙江省体育局局长、党组书记。作为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主任时,赵英刚统筹指挥了我国参加温哥华和索契两届冬奥会的过程,这两届冬奥会中,中国军团分别夺得5金和3金,整体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