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在远古的时候属于红山文化圈。公元668年,唐高宗李治遣薛平贵征高丽,拔扶余城(今天已经属于四平道东市区的一面城),克南苏城(位于今天的二龙湖),附近三十余城皆降。朝廷为表彰此次战功,在四平东郊的山顶建塔纪功,此山故得名“塔子山”。元朝的时候,四平西部地区是成吉思汗纵马驰骋的科尔沁大草原。说起大清朝,四平是叶赫古国故地(叶赫镇现隶属于四平市铁东区政府)。长篇小说《铁道烽火四平街》详述了四平街军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14年的社会生活和抗战经历。本书详述了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寇侵略东北,以马忠华、马忠国为代表的四平军民,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在嫩江铁路桥顽强抵抗日军,以二龙山为根据地用火焚和爆炸等方式,破坏日军的后勤辎重基地,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全书描绘了四平街军民在十四年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争中,不屈不挠、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可歌可泣的大无畏的战斗历程。多方面地展示了英雄的东北军民矢志不渝的民族情怀和强烈的爱国热忱。
无
贾东福,烟台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制文学研究会会员。曾发表《试论金庸小说对传统武侠小说的背叛与张扬》等论著若干篇,发表短篇小说《且说秦二发》等若干篇。与女儿贾玥合作,长篇小说《替身》荣获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奖,《宝矿魅影》荣获“恒光杯”全国公安文学长篇小说很好奖,长篇组诗《之歌》获“中国梦征文”很好奖。
贾玥,中国法制文学研究会会员。1998年在烟台大学法学院学习,2000年赴德国学习。2003年回国后,为自由撰稿人。与父亲贾东福合作,长篇小说《替身》荣获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奖、《宝矿魅影》荣获“恒光杯”全国公安文学长篇小说很好奖、长篇小说《蝴蝶杀手》荣获第三届中国法制文学原创作品很好奖、长篇组诗《之歌》获“中国梦征文”很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