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对科技后备人才发展轨迹,评价其创造力发展水平.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思维、青少年成长问题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该选题对于全社会对于青少年群体成长的共同关注,特别是如何应对未来挑战,为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提出新的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基于数据分析和访谈及公开资料报道,综合分析影响人才创造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靠前经验对培养就有创造力的人才提供建议。本书适合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学校教师和家长。
目录
章研究背景
节关注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的
重要意义
第二节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内涵
第三节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一、 独特性
二、 延续性
三、 代表性
第二章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节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创造力研究
理论与实践
一、 创造力的定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与后备人才培养相关的
追踪实践
第二节我国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
突出问题
一、 学业负担过重,重陈述性知识,
轻程序性知识的获得
二、 思维培养方法单一,重逻辑思
维,轻创造性思维培养
三、 学习压力过大,重学业指标,
对幸福感受关注不足
四、 部分学校环境沉闷,竞争氛围浓,
人本自由的文化氛围弱
第三章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节研究问题
第二节研究设计及方法
第三节创造力评价工具说明
第四章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发展情况分析
节统计数据的获得
第二节早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发展情况
一、 2004年后青少年科技竞赛参与人数
大幅上升
二、 女性参赛者性别比例明显低于男性
三、 参赛者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
四、 参赛者目前生活的国家/地区分布
五、 在可统计的数据中八成以上参赛者
获得博士学位
六、 在可统计的数据中七成以上参赛者
在高校与科研院所就业
七、 在可统计的数据中七成以上参赛者
当前工作领域与参赛学科一致
石磊:女,博士、副研究员,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人才所副所长,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心理系访问学者、日本“JST樱花计划”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人才、科技外交,长期从事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科技人才竞争等项目的研究,曾负责执行“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项目,并参与相关部门委托国家重大人才战略和工程评估工作。先后参与撰写中国科协智库研究作品《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6年)》《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年)》《互联网人才发展报告》《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地图》等;并参与《中国靠前移民报告2020》《创新对话与合作——新形势下科技外交的战略重点》的撰写工作。曾翻译出版《科技创新促亚太地区包容性可持续发展》。先后承担科技部委托“面向科技强国的科技外交战略研究”“对美科技合作十三五规划研究”“国家科技合作模式研究”等课题研究工作,参与第六次、第七次中美创新对话专家组协调与部分研究工作,在《中国软科学》《科技日报》《学习时报》等期刊和重要媒体发表论文、述评等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