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8个相关部门和单位指导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以下简称“11+5”试点)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顺利完成改革任务,取得明显成效。两年来,“11+5”试点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形成97项经验模式,为推进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本书精选了60个典型模式,系统阐述了“11+5”试点在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推动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水平、强化固体废物环境监管等方面的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序言
篇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
  1  顶层设计
    强化顶层设计引领  统筹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模式
    科学设计  高位推动  全民参与  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11+5”“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
    四大体系四轮驱动,系统打造固废治理保障体系——深圳市超大型城市“无废城市”建设保障体系示范模式
  2  试点建设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
    探索“数字无废”建设  加快数字化改革创新——绍兴市“无废城市”信息化平台建设模式
    高效发挥数智效能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中新天津生态城基于三级平台的城市固体废物治理模式
  3  试点建设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清积存控新增  打造无废新城——雄安新区“无废雄安”建设模式
    践行嘱托开新局  打造精致威海——威海市以“无废城市”打造“精致城市”建设模式
第二篇  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总量趋零增长
  1  生态修复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践行“两山”理论  坚持标本兼治——徐州市工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与多元发展模式
    社会资本助力  矿坑废墟再现绿水青山——威海市矿坑废墟修复“华夏城模式”
    从“废弃矿山”到“金山银山”的生态修复模式——包头市大青山生态修复协同发展模式
  2  绿色升级带动全产业链减废提质
    强化要素精准保障  推动产业集聚提升——绍兴市循环产业园整治提升模式
    绿色转型引领工业固体废物减量与高值高效利用——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减量利用模式
    核心产业绿色升级  带动全产业链减废提质——北京经开区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政策引导模式
    辽河油田打造“无废矿区”——盘锦市创建油田绿色管理模式
  3  循环利用将固体废物“吃干榨尽”
    打造特色产业循环链条  提高固废综合利用水平——铜陵市产业协同减废模式
    坚持顶层统筹  强化科技引领——包头市固体废物双驱动综合利用模式
    生态优先  创新驱动  调旧育新——许昌市再生金属产业循环利用的高质量发展模式
    工业绿色制造  经济生态双赢——徐州市高端装备再制造模式
  4  “无废园区”建设
    创建“无废园区”  打造城市绿色循环典范——北京经开区工业园区绿色升级循环模式
    构建产业循环体系  实现废物综合利用——西宁市技术创新构建无废园区模式
    城市固体废物协同共治、资源耦合,破解“邻避效应”——三亚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模式
    构建区内循环为主,外销为辅的“多元利用”路径——包头市“包钢无废园区”建设模式
第三篇  推行农业绿色生产,促进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
  1  生态种植和生态养殖
    生态循环“九化”协同  高效转化全量利用——光泽县养殖农业县特色“无废产业”发展模式
    强化种养平衡  实现粪污资源全量利用——西宁市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牧场模式
    发挥公司经营优势,打造“无废农场”——铜陵市“无废农场”建设模式
    “三源三统筹”综合治理海洋废弃物——威海市海洋废弃物综合治理模式
  2  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
    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就地就近消纳畜禽粪污——瑞金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
    立足生态循环  加强综合利用——徐州市秸秆高效还田及收储用一体多元化利用模式
    一网多用,整合资源,有效抑制白色污染——重庆市废弃农膜回收体系模式
    建立完善回收机制  实现农膜闭环管理——西宁市机制创新促进农用残膜回收利用模式
    形成全链条监管合力  破解回收处置难题——绍兴市包装物回收处置模式
    创新市场机制  打造胶东半岛农村环境固体废物治理模式——威海市农村环境固体废物综合治理模式
    健全收储运体系,推动农作物秸秆全量利用——铜陵市秸秆产业化利用收储运一体化模式
第四篇  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1  城镇生活垃圾分类与趋零填埋
    推进精细化分类管理  实现原生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和趋零填埋——深圳市生活垃圾全链条精细化管理模式
    全程闭环管控  多元综合治理——绍兴市五化并举打造生活垃圾治理模式
    多措并举  实现精细化治理——中新天津生态城基于小城镇的生活垃圾管理模式
    创新驱动  集中处置  餐厨垃圾全量资源利用——重庆市中心城区餐厨垃圾综合利用模式
    源头禁限、陆海统筹,构建多元化治理体系——三亚市塑料污染综合治理模式
  2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美丽乡村  创建宜居家园——盘锦市城乡固体废物一体化、精细化的大环卫模式
    干湿分类源头减量  就地利用减负增效——南方山区农业县“无废农村”建设光泽模式
  3  市政污泥无害化处置
    政府统领  企业施治  市场驱动——重庆城镇生活污水污泥无害化处置模式
    破解污泥处置难题  实现全量资源化利用——深圳市“厂内脱水+电厂掺烧+智慧监管”模式
    全区域多渠道联动破解污泥处置难题——徐州市政污泥协同处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