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为人母》出版于1979年,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先驱女性安·奥克利完成家务研究后的后续研究报告。安·奥克利注意到初为人母在女人生命轨迹中的重要性,性别分工从此确立。在这部作品中,她采访了60位女性,以探究初为人母的真实感受。这本书中关于母性的描述来自针对女性的233次采访,采访共545小时26分钟。访谈目的是构建对话,提供一系列完整、生动、可比性强的“成为母亲的过程”的手资料。奥克利根据多位女性的真实故事,探讨:女人是否要怀孕,为什么要怀孕,她们原本想象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生产经历,产后抑郁,养育日常,家庭中的劳动分工,配偶的新挑战等。《初为人母》触及了当前人们重新关注的性别研究话题,即在目前的社会系统中,“女人”和“母亲”是如何被性别化的。
【目 录】
人物表 ⅰ
新版前言 ⅰ
旧版前言 ⅰ
1 分娩与女性处境 001
2 生命的开始 023
3 记住,怀孕是一种健康状态 053
4 通向未知的旅途 073
5 痛苦与狂喜 109
6 母亲与婴儿 149
7 学着理解宝宝的咿咿呀呀 189
8 食谱 225
9 家庭政治 271
10 习以为常 321
11 成为母亲的经验教训 349
12 母亲与医者 375
尾注:成为被研究对象 421
参考文献 433
【作者简介】
安•奥克利 (Ann Oakley )
英国社会学家、作家、伦敦大学学院社会学和社会政策教授。长期从事性和性别、家务、分娩、身体社会学、女权主义研究。代表作有《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性、性别和社会》等
2011年,英国社会学协会授予其终身成就奖。
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学院授予其荣誉院士的称号。
【译者简介】
王瀛晨,南开大学管理学学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在读硕士,专业方向新兴经济体与靠前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