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文化)
收藏
评价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机制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丛书—文化)
商品编号:4595578
ISBN:9787010220895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 丁华东|责编:王怡石
出版日期:2021-1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279.2
页数:657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0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175.44 (6.8折)
原价:¥25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以档案领域为本位,聚焦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档案部门开展的乡村记忆保护传承行动,在充分运用多学科理论和多领域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内涵、性质、结构、功能、模式,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社会背景与现实必要性,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资源集成机制、资源开发机制、记忆展演机制、场馆建设机制、管理运行机制、社会支持机制,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能力需求与能力建设等展开深入探讨,力求做到档案思维、记忆思维与工程思维相结合,探索揭示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内在要求与实践策略。全书体系完整,视野开阔,对深化档案记忆理论研究、推动档案记忆工程发展等具有学术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绪论
章 社会记忆工程:从国际社会延展到中国乡村
一、世界记忆工程的全球影响
二、国家记忆工程的多国展开
三、城市记忆工程的渐次行动
四、乡村记忆工程的中国延展
五、社会记忆工程的启示与展望
第二章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必要
一、新型城镇化与乡村社会变迁的加速
二、城镇化对传统乡村历史文化的冲击
三、乡村记忆流逝与记住乡愁的呼唤
四、推进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现实必要性
第三章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本体阐释与推进方向
一、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实践内涵与建设模式
二、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性质、结构与功能
三、档案记忆工程与“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互补互促
四、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推进障碍与发展方向
第四章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资源集成机制
一、记忆资源积聚:在流动中把握永恒
二、乡村记忆资源及其档案化、数字化
三、乡村记忆资源的集成方式
四、乡村记忆资源的集成策略
五、乡村记忆资源的集成模式
第五章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资源开发机制
一、记忆资源开发:拨开历史的迷雾
二、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的定位、方向与原则
三、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的叙事形式
四、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的叙事技法
五、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的叙事策略
第六章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记忆展演机制
一、档案记忆展演:乡村记忆的形象感知
二、乡村档案记忆展演的原则要求
三、乡村档案记忆展演的方式与途径
四、乡村档案记忆展演的策划与设计
五、乡村档案记忆展演的新媒体策略
第七章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场馆建设机制
二、乡村记忆场馆的类型、性质与功能
三、乡村记忆场馆建设的实践考察
四、乡村记忆场馆影响力提升的思考
第八章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管理运行机制
一、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规划设计
二、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组织建设
三、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制度完善
四、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技术支撑
五、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资金投入
第九章 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社会支持机制
一、工程共同体、其他利益相关者与工程的社会支持
二、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政策支持
三、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跨部门合作
四、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村民参与
五、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的志愿服务
第十章 档案记忆工程推进与档案部门能力建设
一、融入社会建设:档案事业发展的“新常态”
二、档案部门推进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能力需求
三、档案部门推进城乡档案记忆工程的能力培育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丁华东,社会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档案学教学、科研工作,曾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安徽省哲社规划项目、重量规划教材、上海市精品课程等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7项;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乡档案记忆工程推进机制研究”等研究课题3项。出版《档案学理论范式研究》(独著)、《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第二作者,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等学术著作4部,主编《电子文件管理学》(“十一五”、“十二五”重量规划教材)等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在档案学理论范式、档案记忆理论、电子文件管理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获重量教学成果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二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上海普通高校很好教材二等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等多项奖励。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