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个人传记,记述了中国桥梁先驱李文骥的一生。李文骥,字仲扶,广东省番禺县钟村人,1886年出生于一个世代以教书为业的寒儒之家。李文骥一生为中国桥梁建筑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1913年詹天佑开始考虑武汉长江大桥方案时,刚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李文骥就参与了次规划,之后先后五次参加武汉长江大桥的测量钻探和方案设计工作,是这座大桥很早、历史很长的规划设计者。该书分为“传记”“文献”“忆文”“照片”四部分,优选程度的还原那段历史,叙述生动,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读性。
编者的话/李希、李志伟
一 传记
李文骥先生传/唐寰澄
自传/李文骥
附1.李文骥传记中提到的人物
附2.有关机构设置沿革(本书涉及时期)
附3.李文骥生平编年纪事
二 文献
引言
1.北京大学(京师大学堂)时期(1905-1913)
2.汉粤川铁路时期(1913-1927)
3.南京铁道部时期(1928-1934)
4.杭州钱塘江大桥时期(1934-1937)
5.抗战时期和胜利后(1937-1948)
6.新中国成立前后(1949-1951)
附:李文骥文稿、手稿、藏品清单
三 忆文
1.寸草心——谨以此文纪念我的父母并献给大弟慧培/李楚翘(李希)
2.历史上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桥方案——纪念李文骥先生/唐寰澄
3.桥魂/李希
4.尘封的荣誉——一个穿越时光的“中国故事”/李志伟
5.京张铁路工程中的“工科举人”——写在李文骥充任京张铁路实习生110周年之际/李远明、李远航
6.百年前的老照片/蒋思荃
7.八千里路云和月/刘宇、刘梦盈
8.李学海的记录本/刘宇、刘梦盈
9.“我是桥二代”——访钱塘江大桥建桥工程师李文骥之女李希/陈楠枰
10.川汉铁路旧影述说杭州宜昌两地情/张帮寸(附:宜昌火车站/彭翔华)
11.失落的宝贝/蒋思荃
12.观看工程纪录影片有感/矫小红
13.跨越半个世纪的畅想/中铁大桥局
14.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几代人梦想终成/凤凰卫视《腾飞中国》
15.方寸之间看沧桑/蒋思迅
16.大桥通车那天,全国人都在笑她播完音却哭了……/余佳
17.李文骥镜头下的南湖旧影——百岁老人珍藏重现昔日湖光水色/雷春桃
18.一位先行者的建桥计划/桥梁建设报
19.桥的故事——拜访档案捐赠者李希有感/陈淑媛
20.辛未书札/许宏儒、李慧培、唐寰澄、李楚翘、李楚兴、房慧智等
21.我的方案被选中,李老功不可没/唐寰澄
22.深圳钢结构博物馆撷珍武汉长江大桥计划书推荐函草稿/中建钢构
23.从2000件藏品看武汉长江大桥,你还记得大桥牌童年吗?/周满珍
四 照片
引言
1.家庭生活
2.工程实录
3.风景民俗
附:参考书目
致谢
李文骥后裔名单
编后随笔(代后记)/李志伟
编著者小传
李希,1922年12月14日生于湖北宜昌。李文骥之长女,曾用名李楚翘。高中学历。1951年9月杭州市工商联丝织工业同业公会;1956年9月浙江省工商联干部;1966年7月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1977年11月浙江省工商联宣传处干部;1984年9月任浙江省工商联宣传处处长;1990年4月退休。2019年8月24日病逝于杭州。李志伟,1947年8月12日生于北平。李文骥三女李楚琴之子。大学专科学历。1968年在内蒙古牧区插队;1972-1991年,在天津大港、河北任丘、新疆泽普叶城、内蒙古锡林浩特等地,参加油田勘探开发建设;1988年获“工程师任职资格”;1992年以后,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从事勘探信息管理和数据库设计开发工作;2007年8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