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重叠构词法研究(第二版)》:作者在当代语言学理论框架内对古汉语重叠构词现象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在此基础上发展语音—形态交互作用的生成语法理论,以解释产生不同重叠类型的动因和过程,并就重叠研究对语音学音系学研究的作用作了探讨。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者的研究方法新颖,见解独到,反映了古汉语重叠构词现象研究的最新进展。
摘要Abstract章 绪论第二章 逆向重叠第三章 顺向重叠第四章 裂变重叠第五章 完全重叠第六章 重叠类型的生成机制第七章 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及全书结语古汉语资料来源参考文献重叠索引主题术语专名索引后记第二版后记
孙景涛,河北顺平县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和加州大学讲师、威斯康星大学访问助理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副教授,博士导师;曾任本校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Bulleti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Brill 出版) 共同主编、靠前中国语言学学会理事。研究领域包括汉语史、方言、语音与构词、古文字学。发表期刊及专书论文五十余篇,专著、译著各一部,参与主编语言学论文集多部。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包括:《试论汉语中的 h- 化音变》(《语言学论丛》48, 2013年)、《并列连词与远指代词的 h- 化问题》(《中国语言学集刊》7.2, 2013年)、《早期“儿”字合音释例》(《汉语研究的新貌——方言、语法与文献》,2016年)、“Overview of Chinese historical phonology”, (Encyclopedia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2017)、“北京话清入字的二次归派”(《中国语文》5, 2018年)、“‘一音一义’与汉字不废” (《汉语与汉藏语前沿研究》,2018年) 、“再论裂变重叠的表达功能”(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