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 ”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
收藏
评价
家庭合作与利己养老 ”老漂族”生活的实证研究
商品编号:4591897
ISBN:978752038731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 肖富群//陈丽霞|责编:许琳
出版日期:2021-10-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669.6
页数:254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42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1.94 (5.3折)
原价:¥9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在老年流动人口当中,有一个非就业原因、跟随子女流动的老年人口群体,称之为“老漂族”。本书以“老漂族”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基于北京、南京、郑州、绵阳、佛山五个城市的问卷调查数据,以群体特征为研究基础,从社会适应、社会认同、生活满意度、居留意愿、社会福利五个方面探讨“老漂族”的生活状况。研究发现:“老漂族”当中以较年轻、在婚、身体状况较好、省内流动的农村老人居多,“漂龄”较短,多以支援子女和投靠子女为目的,心理适应较差,归属感较低;“老漂族”的社会适应表现一般,流动意愿对社会适应及其大部分维度具有明显影响;“老漂族”的社会认同表现一般,流动目的对社会认同及其大部分维度具有明显影响;“老漂族”的生活满意度表现较好,城乡背景、健康状况、地域融入、心理适应、社区参与等因素会影响其生活满意度;“老漂族”在子女所在地的定居意愿较高,性别、年龄、流动半径、流动目的、“漂龄”等因素对其居留意愿具有明显影响;“老漂族”在子女所在地享受到的福利水平一般,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流动半径、“漂龄”的“老漂族”的福利水平存在群体内部差异。基于上述结论,本书提出了改善“老漂族”社会福利的政策建议。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
二 研究问题的提出
三 研究对象
四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五 研究的意义
章 “老漂族”:我们知道什么。还应该知道什么?
一 新闻媒介呈现的“老漂族”形象
二 “老漂族”研究的文献述评
三 国外老年人口迁移研究文献述评
四 当前“老漂族”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章 “老漂族”的群体特征及其城乡差异
一 “老漂族”的群体特征尚未明晰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数据统计结果与分析
四 “老漂族”的群体特征及城乡差异
第三章 流动意愿对“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影响
一 “老漂族”的社会适应与流动意愿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流动意愿和社会适应的基本状况
四 流动意愿对“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影响
五 影响“老漂族”社会适应的因素
第四章 流动目的对“老漂族”社会认同的影响
一 流动目的与“老漂族”社会认同之间的关联性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流动目的与社会认同的基本情况
四 流动目的对“老漂族”社会认同的影响
五 影响“老漂族”社会认同的因素
第五章 “老漂族”的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一 生活满意度是老年人口研究的重要议题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的生活满意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四 影响“老漂族”生活满意度的因素
第六章 “老漂族”的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一 去与留是“老漂族”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的居留意愿和影响因素
四 影响“老漂族”居留意愿的具体因素
第七章 “老漂族”的福利状况及群体内部差异
一 “老漂族”福利研究是一个重要议题
二 研究思路与设计
三 “老漂族”的福利水平及差异
四 “老漂族”的福利困境
五 不同“老漂族”的福利水平存在差异
第八章 “老漂族”的社会政策议题
一 “老漂族”福利改善的目标
二 “老漂族”福利改善的原则
三 创新“老漂族”福利供给方式
四 “老漂族”福利改善的具体政策建议
附录
肖富群,1975年生,汉族,湖南省永兴县人,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美国犹他大学访问学者。现任广两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学会理事、广‘西社会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研究方法、流动人口发展、劳动与就业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主持 、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17项,出版著作6部(含合著),发表学术论文48篇,科研成果(含合作)获省部级奖励6次。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