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面向党政公务人员和企事业管理人员,以培养官德为宗旨,集教育性、知识性、鉴赏性为一体的政史性书稿。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都有受人民爱戴的公正廉洁的官员,他们之所以名垂青史,就是因为他们身上彰显着为官从政必须具备的官德。为官需有官德,这官德应该包括廉洁、公正、宽厚、爱民、惜才、嫉恶、耿直、纳谏、勤政、简朴、勇为、谦虚、守信十三个方面共100篇来自古代典籍中的小古文。该书在大量史书上选取了几十位位古代官员为官做人的典型事例,按照为官十三德编为十三章,每章分为若干节,一人一事为一节,每节包括选文、注释、短评三部分。该书的编注遵循着选文务精、注释尚明、评论求简的原则,所选材料皆源于正史,并注明出处,根据表现人物的一德或一才的需要决定取舍,多为截取人物传记的一个片段。注释照顾一般读者阅读文言文的需要,尽量做到详细明白,除文字释义外,对于文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等相关内容,也尽量注明。评论只作概要点评,针对选文所表现的人物的某一德才,点到即止,不做纵深分析。一般读者可以通过《官德鉴》,鉴赏古代官员身上的高尚官德,党政公务人员和企事业管理人员则可以通过《官德鉴》,向古代官员学习,培养自己为官理政所推荐的中华传统德与才,以提高自身素质。该书可配合当前反腐倡廉的形势和任务,促进廉政建设,具有实用价值和参考价值。
李喜盛,1954年出生于河北省大城县,1978年师范毕业,分配到廊坊地委党校(即今廊坊市委党校)工作,1982年调入永清县,先后任高中语文教师、教务处主任、业务校长,2001年调任永清县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2014年退休。本科学历,不错职称,党员。作者热爱中国历史,长期坚持阅读史书,二十四史多所涉猎,读史时,每遇值得称道的典型事例,随即摘抄,几十年来,积累了大量资料,经过整理、分类,编写完成了书稿《官德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