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鲁迅先生的经典散文集,包含《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及其他散文名篇如《秋夜》《纪念刘和珍君》《论雷峰塔的倒掉》等共一百余篇。
作品记录了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的人文精神和社会风貌。其艺术特色鲜明、文笔深沉隽永,展现了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的另一面。
本次出版逐字逐句编选校订,力求原汁原味再现原版风貌!鲁迅先生的散文是影响数代人的精神读本,其中的思想可跨越历史、超越时空,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具有重要启示。
辑一 朝花夕拾
小引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辑二 野草
题辞
秋夜
影的告别
求乞者
复仇
复仇(其二)
希望
雪
风筝
好的故事
过客
死火
狗的驳诘
失掉的好地狱
墓碣文
颓败线的颤动
立论
死后
这样的战士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
腊叶
淡淡的血痕中
一觉
辑三 其他散文
鲁迅自传
记念刘和珍君
春末闲谈
灯下漫笔
杂忆
随感录四十
随感录四十九
随感录六十六 生命的路
智识即罪恶
为“俄国歌剧团”
牺牲谟
长城
小杂感
再谈香港
怎么写
在钟楼上(夜记之二)
看司徒乔君的画
我和《语丝》的始终
为了忘却的记念
看萧和“看萧的人们”记
火
家庭为中国之基本
现代史
夜颂
“抄靶子”
别一个窃火者
晨凉漫记
秋夜纪游
新秋杂识(一)
新秋杂识(三)
文床秋梦
喝茶
看变戏法
“京派”与“海派”
北人与南人
过年
清明时节
玩具
零食
看书琐记
看书琐记(二)
看书琐记(三)
奇怪
中秋二愿
《看图识字》
忆韦素园君
忆刘半农君
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运命
拿破仑与隋那
病后杂谈
病后杂谈之余
阿金
隐士
人生识字胡涂始
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靠天吃饭”
萧红作《生死场》序
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我要骗人
白莽作《孩儿塔》序
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
我的个师父
半夏小集
“这也是生活”
死
女吊
记“杨树达”君的袭来
关于杨君袭来事件的辩正
中山先生逝世后一周年
今春的两种感想
上海所感
自言自语
无题
我的种痘
死所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
1918年5月,在《新青年》杂志4卷5号上,他次以“鲁迅”的笔名发表了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鲁迅陆续创作了《孔乙己》《药》等小说,并亲自选编结集为《呐喊》《彷徨》与《故事新编》。在小说创作的同时,鲁迅也以杂文为武器,以犀利、冷静的笔触表达自身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深刻的社会见解。此外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野草》和《朝花夕拾》。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